為慶祝北京大學百廿校慶,在國際納米科技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權威學術期刊ACS Nano出版了“北京大學的納米科技研究”虛擬專刊,并于北京時間5月3日上線。該虛擬專刊選編了來自北京大學的研究者們發表在ACS Nano上的40篇文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近年北京大學在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方面的輝煌成就。
此刊也是ACS Nano近期計劃推出的一系列基于研究機構和地區的虛擬期刊的第一期。為配合虛擬專刊的出版,ACS Nano副主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李彥教授,北大物理學院朱星教授,ACS Nano主編Paul Weiss還聯合撰寫了一篇編者按,介紹北大納米科技的發展。
納米科學與技術一直是北京大學重點發展的一個研究領域,在校本部、醫學部、深圳研究生院等多個院系和單位都有從事相關研究的團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學就在國內率先成立了跨學科的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近年來,在國家和學校的支持下,北大納米科技研究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從2007年創刊以來,ACS Nano共發表了北京大學研究者獨立或合作完成的文章200余篇,這些工作引起了國際同行的普遍關注。北京大學已居于納米科技領域最具國際影響力研究機構之前列。
北大化學學院劉忠范教授(ACS Nano顧問編委)迄今已在ACS Nano上發表了27篇文章。他帶領的團隊在石墨烯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如發展了基于光化學的石墨烯氯化修飾方法(ACS Nano 2011, 5, 5957),成功制備了有多種重要應用前景的石墨烯玻璃(ACS Nano 2016, 10, 11136)等。
石墨烯觸屏 (ACS Nano 2016, 10, 11136)
北京大學不同院系的多個研究組在ACS Nano發表的一系列有關碳納米管 (制備、表征、物性、器件、應用等)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廣泛的興趣和關注。早在2008年,李彥教授課題組提出了離子液體分散碳納米管的新機制(ACS Nano2008, 2, 2540),2017年該課題組又報道了高純度 (14,4)碳納米管的選擇性制備(ACS Nano 2017, 11, 186),這類單一結構的半導體性碳納米管樣品對碳納米管器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信息與科學技術學院彭練矛教授(ACS Nano顧問編委)領導的碳納米管器件研究團隊在ACS Nano報道了他們一系列的重大研究進展。2009年,他們率先用遠少于硅基技術的加工步驟制備出了n型和p型功能對稱的碳納米管集成電路(ACS Nano 2009, 3, 3781);近期,他們又實現了目前國際上最復雜的基于納米溝道材料的集成電路(ACS Nano 2017, 11, 4124)。
碳納米管集成電路 (ACS Nano 2017, 11, 4124)
北京大學的稀土納米材料研究獨具特色,嚴純華教授領導的團隊在稀土納米材料生物醫學應用方面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首次利用釹離子敏化的雙光子發射使熒光成像能在更長的激發波長下實現(ACS Nano 2013, 7, 7200),還成功地將熒光成像、光動力治療、核磁成像有機地結合到了一個體系中(ACS Nano 2016, 10, 2766)。
稀土納米粒子成像、治療多功能體系 (ACS Nano 2016, 10, 2766)
北京大學的納米科技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我們相信,在國家和社會的支持下,經過相關學科師生的共同努力,未來北大的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必將更上層樓,涌現出更多原創性研究,并產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型成果,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并造福全人類。
鏈接地址:https://pubs.acs.org/page/ancac3/vi/pku120.html?ref=ancac3Feature
-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招聘信息 | 高分子、材料學、材料加工、化學、物理等相關專業 2021-08-05
- 科技部公布8.29“納米科技”等重點專項評審專家名單! 2020-08-29
- 科技部公布8.27日“納米科技”等重點專項評審專家名單! 2020-08-27
- 中北大學王智教授團隊 CEJ: 通過動態交聯和大量氫鍵制備高性能易降解和可回收熱固性聚氨酯應用于泡沫傳感器 2025-05-06
- 華南師大張振、湖北大學尤俊 Carbohyd. Polym.:“準溶劑”自剝離法低能耗制備纖維素納米纖維 2025-04-24
- 西北大學范代娣教授、朱晨輝教授、李陽副教授 AM:基于仿生凝血級聯途徑的多肽修飾脂質體納米顆粒可噴涂水凝膠治療不可壓破性創面出血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