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軛高分子材料具有質輕、柔軟、成本低、性能易于調控且可溶液加工等特點,在有機電致發光二極管、有機光伏、場效應晶體管與傳感器件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共軛高分子體系可以通過復雜多變的非共價相互作用進行組裝,形成具有不同微觀結構的聚集態,因此,高分子半導體器件有著不同于無機半導體材料的電荷傳輸過程。因此,小到分子尺度的共軛基元堆積參數,大到介觀尺度的聚集態行為都會對載流子傳輸過程產生影響,然而共軛高分子材料宏觀上的光電性質受到構成器件的小分子到高分子的所有組裝過程的影響,器件性能無法受單一變量控制,同時調控不同尺度的分子排列非常困難。
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科學的研究重點是“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即宏觀上材料的光電性質受到構成器件的小分子或高分子的分子結構、化學環境和固相組裝的影響。發展高性能半導體器件的挑戰之一在于如何控制分子或高分子主鏈在每一相中的排列,使得它們對于所有相關的光電過程都是最優情況。因此,了解并精細調控各尺度范圍內的共軛高分子聚集體微觀結構,即深入研究共軛高分子多級組裝對于明確高分子功能材料構效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裴堅教授課題組在《高分子學報》2019年第1期發表的專論中基于共軛高分子多級組裝與蛋白質多級組裝的相似性,首次劃分了共軛高分子多級組裝中存在的四級結構:
-
一級結構為通過共價作用形成的一維聚合物鏈結構;
-
二級結構為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如π-π堆積(π-π stacking)、層狀堆疊(lamellar packing)和鏈纏結等形成的一條或多條聚合物鏈組裝結構;
-
三級結構為不同相行為對應的聚集結構,例如結晶、無定形區域(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region)和過渡區域等;
-
四級結構為多組分相互作用及相分離的材料體系。
以四級結構為框架,專論系統評述了近年來共軛高分子多級組裝的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進展,為觀察、理解并指導高分子多級組裝提供了新視角,最后,為建立完整的“構效”關系、優化器件性能提出了前瞻性的預期和理論基礎。
鏈接地址:http://www.gfzxb.org/fileGFZXB/journal/article/gfzxb/newcreate/gfzxb20180223peijian.pdf
- 復旦大學彭娟團隊三發 Macromolecules:基于共軛高分子凝聚態結構調控的最新進展 2024-05-12
- 復旦大學彭娟課題組 Chem. Mater.:苯并噻二唑基共軛高分子的溶液態聚集對薄膜態結晶取向的影響 2024-04-13
- 北大裴堅團隊 Angew:提出理解共軛高分子主鏈與側鏈結晶的新概念 - 緩沖鏈模型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