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軛聚合物因其柔性、可溶液加工、低成本等優點,在柔性顯示、電子皮膚和生物傳感等功能器件中有潛在的應用價值。高均勻性的大面積加工是共軛聚合物作為有機半導體材料向實際應用轉化的重要一步,但具有很強的挑戰性。由于共軛聚合物的分子間強相互作用和復雜的鏈纏結,溶液加工過程中往往產生結晶與無定形區域、排列缺陷、厚度變化等非均勻性現象,限制了共軛聚合物的大面積加工。即使在稀溶液中,共軛聚合物分子之間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因此,如何通過調控聚合物從溶液到固相薄膜的聚集行為和組裝過程,從而實現共軛聚合物的大面積加工,并進一步實現“從下而上”器件加工方式,成為了很有挑戰性的科學問題。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裴堅教授課題組利用共軛聚合物的多級組裝策略(圖1)實現了聚合物單分子薄膜大面積加工,并獲得了優異的電子傳輸性能,有望應用于加工制備大面積、高性能的有機場效應晶體管。
圖1 共軛聚合物的多級組裝
共軛聚合物由于分子之間的π?π相互作用和鏈段纏結,在溶液中形成了特征的1D蠕蟲狀組裝結構,組裝體在溶液加工過程中進一步的生長,形成了網絡狀組裝結構,最終通過沉積方法可以在基底上形成2D聚合物單分子層網絡(圖1)。研究人員首先通過混合溶劑策略調控氟代苯并二呋喃二酮(F4BDOPV)片段與聯二噻吩(2T)片段形成的共軛聚合物(F4BDOPV-2T)在溶液中組裝行為,并通過垂直提拉法表征了沉積薄膜的形貌。原子力顯微鏡(AFM)高度圖表明在氯仿溶液中沉積得到的薄膜具有特征的網絡狀形貌,且厚度在很大的實驗加工窗口內均保持聚合物單分子層量級(約4 nm)。薄膜吸收光譜、AFM高度以及掠入射X射線散射證明了聚合物單分子層的厚度,且表明單分子層的形成具有寬的加工窗口。聚合物單分子層的形成與基底的性質關系較小,在具有不同接觸角的基底均可以沉積得到聚合物單分子層網絡。寬的加工窗口和弱的基底相關性非常有利于加工大面積和高均勻性的聚合物薄膜。
圖2 聚合物單分子層場效應晶體管的器件性能表征。
裴堅課題組利用共軛聚合物的多級組裝策略,在4英寸晶圓上加工了聚合物單分子層網絡,薄膜形貌、高度與器件性能均表現出了很好的均勻性。基于聚合物單分子薄膜的場效應晶體管在空氣下表現出穩定的電子傳輸性能(圖2)。相比于傳統的旋涂薄膜(18 nm),聚合物單分子層(4 nm)保持了相似的電子傳輸性能,最高電子遷移率可達1.88 cm?2 V?1 s?1,是目前報道中聚合物單分子層最高的電子遷移率。隨后,他們結合了多種實驗手段觀測到聚合物在稀溶液中的一維蠕蟲狀組裝結構。隨著濃度的提高,聚合物的組裝體逐漸生長為網絡狀結構并沉積在基底上(圖1)。
此工作利用共軛聚合物的多級組裝策略形成特定的聚合物固相形貌,為相關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清晰明確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溶液相組裝結構—薄膜微觀結構—功能器件性能”的研究策略。他們獲得的聚合物單分子層表現出優異的電荷傳輸性能,有望應用于加工制備大面積的高性能聚合物集成電路。
該研究工作發表在材料與工程科學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化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姚澤凡,化學學院裴堅教授與工學院雷霆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在過去幾年中,他們在共軛聚合物的多級組裝及其電子學應用中取得了一系列進展,這些研究成果發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2018, 1806747; 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 1701072; 高分子學報, 2019, 50, 1.
文章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806747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韓艷春團隊 AFM:彈性體基體中構建連續共軛聚合物網絡 - 實現高拉伸性與高電學性能兼得 2025-03-25
- 南科大馮奎、郭旭崗/海南大學陳志才 Angew 綜述:高性能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共軛聚合物的分子設計策略、應用和前景 2025-01-09
- 華南理工大學郭子豪課題組 AFM : 具有超低閾值電壓的n型有機電化學晶體管 2024-11-01
- 北大裴堅教授、王婕妤教授團隊《Nat. Commun.》:基于鏈長依賴的共軛分子體系多級組裝結構的可視化探究 2023-06-13
- 北京大學裴堅教授系統評述:共軛高分子多級組裝中存在的四級結構:一種理解、總結和發展“構效關系”的新視角 2018-12-26
- 長春應化所李茂研究員等 Angew:高模量高導電聚合物單分子薄膜 2022-11-30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李茂研究員課題組《Cell Rep. Phys. Sci.》: 聚合物單分子結晶薄膜 202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