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γ-丁內酯)是一類重要的脂肪族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生物醫藥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聚(γ-丁內酯)在體內具有合適的降解速率,介于聚乙交酯和聚乳酸之間,并且與現有的生物材料相比,聚(γ-丁內酯)在降解時不會造成強酸性物質在組織中的積累,不易引發炎癥。目前,生物發酵法得到的聚(γ-丁內酯)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準,可以作為手術縫合線和疝氣補片在臨床上使用。
聚(γ-丁內酯)的化學合成一直是一個難題,這主要是因為γ-丁內酯(gBL)具有五元環結構,環張力很小,聚合過程中焓變很小,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不可聚合的單體。2016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Eugene Y.-X. Chen教授課題組利用過渡金屬配位催化劑首次在常壓低溫條件下實現了γBL的開環聚合。但金屬催化劑的生物毒性較大,并且容易殘留在聚合產物中不易除去,因而不適合在生物醫藥方面應用。相比于金屬催化劑,有機催化劑具有合成簡單、生物毒性小、對水氧耐受性高等優點,特別適合于生物醫藥、微電子器件等領域的應用。
在前期的工作中,李志波教授課題組采用六氯環三磷腈和亞胺基正膦為原料,構筑了一種新型環狀有機磷腈超強堿CTPB(如圖1所示),與傳統的有機磷腈催化劑相比,CTPB的合成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可大批量制備。CTPB能夠高效催化γBL開環聚合,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選擇性地得到線性PγBL。
圖1. 環三磷腈堿CTPB的合成。
隨后,他們利用CTPB為催化劑,通過順序加料的方式,一鍋法合成了聚(γ-丁內酯)-b-聚(l-丙交酯)(PγBL-b-PLLA)嵌段共聚物(圖2)。聚合過程中,l-丙交酯(l-LA)的加入順序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在γBL的開環聚合結束后,l-LA的四氫呋喃溶液需在低溫下(-50°C)加入反應體系中才能得到PgBL-b-PLLA嵌段共聚物。如果將反應體系升至室溫后再加入l-LA,則只能得到PLLA均聚物。熱失重實驗表明PγBL-b-PLLA的熱穩定性相比PγBL大大提高。
圖2. 順序加料法制備PγBL-b-PLLA嵌段共聚物。
兩親性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組裝形成膠束、囊泡和水凝膠,因而其在藥物載體、基因轉染和組織修復等方面具有潛在應用。李志波課題組利用聚乙二醇為大分子引發劑,首次成功合成了兩親性聚(乙二醇)-b-聚(γ-丁內酯)(PEG-b-PγBL)嵌段共聚物。PEG-b-PγBL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能夠自組裝形成膠束和囊泡的結構,在藥物緩釋方面具有潛在應用。
最近,他們將強堿/脲二元協同催化體系引入到γBL的開環聚合中,成功得到了高分子量的PγBL。CTPB作為強堿顯示出比無機強堿(KOMe、tBuOK)更高的催化活性。與單純的強堿相比,強堿/脲二元協同催化體系表現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反應選擇性,能夠有效抑制聚合過程中酯交換反應的發生(圖3)。通過選擇合適的脲作為助催化劑,最終聚合得到了分子量為35.0kDa的PγBL。得到的高分子量PγBL具有與生物發酵法得到的PγBL近似的力學性質,為PγBL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基礎。
以上工作的開展為化學合成法制備PγBL均聚物及其共聚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并且拓展了PγBL的應用范圍。
圖3. 強堿/脲二元催化體系催化γBL開環聚合。
系列工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2987-12990;Biomacromolecules 2019, 20, 141-148; Polym. Chem. 2018, 9, 2936-2941; Polym. Chem. 2019, 10, 1231-1237。
論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707122
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10.1021/acs.biomac.8b01239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py/c8py00389k#!divAbstract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py/c8py01812j#!divAbstract
- 中山大學黃漢初/華南理工曹德榕 JACS:邁克爾加成–斷裂開環聚合 2025-05-21
- 青科大沈勇團隊 Angew:結晶 / 沉淀驅動δ-硫代戊內酯非平衡開環聚合制備具有優異阻隔性能的閉合循環聚硫酯材料 2025-05-14
- 四川大學朱劍波教授團隊 Angew:開環聚合制備化學可回收的高性能半芳香性聚酰胺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