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材料被列入新材料“十三五”規劃專項工程,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領域。目前,大多數商業化的膜制品是由有機高分子制成的,通常存在機械性能較差、滲透性和選擇性此升彼降的矛盾關系(Trade-off效應)、功能性單一等缺點,人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將關注點集中在新型膜材料的開發上,其中有機-無機復合膜可以綜合有機高分子材料和無機材料的優點,為解決傳統膜材料的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目前報道的有機-無機混合基質膜存在填充劑與高分子間結合力弱的問題,導致膜在某些應用場景下存在泄露的問題。金屬有機籠(MOPs)具有良好的溶解度、豐富的活性有機位點和金屬位點,有望與高分子通過化學鍵聯接來增強與高分子之間的結合力。這樣既可以克服混合基質膜方法的缺點,保留了高分子鏈本身的特性(例如柔性、可加工性等),還獲得了許多獨特的功能(例如高強度、選擇性等)。目前將MOPs-高分子通過化學鍵進行復合的報道非常有限,所得到的材料大多于粉末或凝膠狀態存在,限制了它們的應用領域。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者去開發新的策略來制備新型的、多功能的高分子-MOPs復合膜。
近期,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張振杰研究員與利默里克大學的Michael J. Zaworotko教授、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瑤研究員合作,首次提出超交聯金屬有機籠(hypercrosslinked MOPs,簡稱HCMOPs)的概念,并成功制備一類新型的高分子-金屬有機籠復合膜,即將可溶性的MOPs作為共聚單體參與聚合反應,同時MOPs作為高連接結點賦予膜材料優異的性能。該復合膜繼承了MOPs(例如陽離子性質和永久孔隙率)和聚合物(例如自愈合能力、抗菌活性、高水通量和良好加工性)的優點。將MOPs引入高分子后,可顯著提高膜材料的機械性能和選擇性分離性能。自愈性能和抗菌活性也進一步擴大了HCMOPs膜的潛在用途(例如殺死病原體和改善膜的耐久性等),有望用于治理水資源中的病原體污染。HCMOPs膜不僅克服了傳統混合基質膜的trade-off效應,并且提出一種用于制備高分子-MOPs復合膜的新方法。這個方法同樣適用于其他可溶性多孔材料和其他高分子基質,為MOPs和膜材料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向。
該工作最近發表在J. Am. Chem. Soc. 2019, DOI: 10.1021/jacs.9b05155。文章第一作者為南開大學化學學院二年級碩士生劉金津。通訊作者是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的張振杰研究員、利默里克大學的Michael J. Zaworotko教授和藥學院的陳瑤研究員。項目感謝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天津市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的資助。
- 唐本忠院士團隊王東教授 JACS: 近紅外二區超分子金屬有機籠用于多模態診療 2022-07-07
- 美研究人員設計出柔性金屬籠狀凝膠 2015-12-04
- 南開大學張振杰研究員 Angew:自修復、形狀記憶超交聯金屬-有機籠智能聚合物 2022-09-16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武大陳朝吉/余樂、武工大諶偉民 AFM:鐵-纖維素羧基配位化學耦合多功能聚合物凝膠電解質助力耐受極端環境水系鋅離子電池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