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屬高校第二屆高水平特色型大學發展論壇年會在京召開
2008-12-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大學發展論壇年會
12月27日,以“特色型大學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為主題的第二屆高水平特色型大學發展論壇年會在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功召開,26所高水平特色型大學的主要領導及專家參加了年會。
論壇年會的主要內容是: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當前特色型大學發展共同面臨的主要矛盾與挑戰,重點圍繞發展戰略、投入機制、發展模式等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和解決辦法,為教育部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加強特色型大學建設提供決策依據。主要議題是:新形勢下特色型大學在行業、地區創新型經濟建設中面臨的機遇、挑戰與戰略發展趨勢;新形勢下如何建立特色型大學與行業及區域經濟發展互利互惠、相互合作的長效機制;新形勢下如何建立適合特色型大學的評估體系及撥款體系。
本屆論壇重點研討了高水平特色型大學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就特色型大學的理論定位、發展戰略、生存環境、政策環境等等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首屆和本屆論壇的研討取得了豐碩成果,在重要問題上達成了廣泛共識:
第一,堅持特色發展已成為特色型大學甚至所有大學的共識;
第二,特色型大學的理論體系初現端倪;
第三,特色型大學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特色型大學同樣可以辦成世界一流大學;
第五,特色型大學的理論定位逐步趨于穩定,這就是立足特色發展,追求世界一流;初步形成了論壇的運作機制。
本屆論壇在高水平特色型大學與地方經濟和社會良性互動的發展上面,在更高層次的互動方面,以及特色型大學自身建設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特色型大學的建設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比如說,優勢學科發展壯大,特色學科與時俱進,新興交叉學科異軍突起,基礎學科重點突破。
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陳希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行業特色高校的興辦、發展和改革,是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濃重一筆,給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一是高等學校的發展必須與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二是必須鞏固擴大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果,使行業型高校在新的歷史時期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陳希強調,新形勢下行業特色高校要有新的更大的作為,首先要在服務社會方面做出新的貢獻。在新的形勢下,行業特色高校要抓住機遇,積極肩負起培養行業所需人才,解決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提升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重任。其次,要在辦學方面闖出新的路子。要認真研究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注重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為探索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道路做出獨特貢獻。要特別注意加強戰略管理,突出辦學特色;不斷開拓創新,探索建立高校與行業之間長期穩定、雙贏的聯系機制。
陳希表示,教育部將一如既往地繼續關心和支持行業特色高校的發展。在制定政策時,會充分考慮行業特色高校的辦學歷史、特殊屬性和服務面向,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扶持行業特色高校進一步保持并不斷形成新的優勢。同時,將積極發揮協調作用,為行業特色高校加強與部門、行業、企業的聯系創造條件。相信經過努力,行業特色高校一定會不斷提高辦學實力,為探索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為行業和國家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陳希強調,世界影響力大的高校中綜合性大學占據的比例高,然而不是只有綜合性大學才是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學,只要我們有自信,行業特色高校同樣也可以辦成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學。隨著我們國家的強大,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體系模式一定會被國際認可,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行業特色高校一定會成為的引人矚目的亮點之一。
與會代表呼吁,希望國家、教育部對特色型大學繼續給予扶持,建立共建的長效機制;希望明確高等教育體系內涵的劃分,對行業性大學要明確具體的定位和發展的路線,鼓勵行業性大學立足其歷史傳統和行業優勢來辦學,并在政策上能給予支持;與會者建議在正在制定的中長期教育規劃中,明確一下特色型大學的地位、作用,對其評估體系和支持機制等作專門考慮。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藍劍)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