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持續增加,我國疫情已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面對廣泛場景,如機場、車站、社區醫院、鄉村衛生站、居家自測等環境下,快速、精準、便攜式和低成本的新冠病毒和其他病原體檢測預警平臺,具有重要的時效性和重大意義。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團隊,設計和研發了一款高靈敏度、快速、高通量病原體即時快速檢測平臺,由便攜式檢測儀和恒溫擴增檢測微孔陣列芯片構成,基本特點包括:
核酸快速擴增檢測:25分鐘結果出
新型引物序列,三基因位點檢測,設置內控,提高精準度
特殊錐形微孔陣列芯片,微量試劑,64樣本高通量檢測
便攜式,小型化,低成本,適應多種檢測場景
圖1 病原體快速檢測便攜式設備的外觀和功能模塊
疫情初期,在四川省科技廳和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經費的支持下,北航樊瑜波教授、常凌乾教授、王楊副研究員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為民教授、應斌武教授、耿佳研究員聯合團隊,應急研發了一種微孔陣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高通量芯片,作為一體機配套的芯片,通過環介導恒溫擴增方法,可在同一芯片上檢測3~64例新冠病毒咽拭子核酸樣本,或同時檢測1~16種不同病原體,包括瘧疾、結核等。針對新冠病毒,對ORF/N/E三個基因位點同時開展檢測,并通過內源控制,判斷是否人的基因組,以提高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
圖2 新型核酸檢測微孔陣列芯片
該芯片結構采用塑料激光加工,配套檢測試劑,總成本在10元/人份以內。已在華西醫院開展了113例(87例陽性、26例陰性)核酸樣本檢測,靈敏度大于95%,特異性大于92%。
圖3 華西醫院臨床樣本檢測結果
與商用化的病毒核酸PCR檢測設備(10~100萬/臺,~1小時),以及血清抗體試紙條,該一體機為便攜式、開放式核酸恒溫擴增檢測平臺,因此,在成本(1萬/臺)、高通量、高靈敏、快速檢出(25分鐘)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技術優勢,非常適合基層、鄉村以及人流聚集環境下的病原體快速檢測。
該項目目前在中關村概念驗證支持計劃的支持下,已完成樣機的功能測試和初步檢測,下一步開展注冊檢驗和臨床樣本驗證,準備注冊申報。
- 深圳技術大學史濟東等 Carbon:基于石墨烯-納米纖維素復合薄膜的自修復應變/濕度雙模傳感器的設計及在可穿戴呼吸監測的應用 2025-05-28
- 西安工程大學劉呈坤教授團隊 AFMs:具備高靈敏度的仿DNA雙螺旋褶皺柔性纖維力學傳感器用于人體運動監測 2025-05-19
- 西南交大周紹兵教授、向韜副教授團隊《Mater. Horiz.》:環境耐受多功能低共熔凝膠用于高靈敏度可穿戴傳感器 2025-01-19
- 太原理工大學葉亞楠/朱石磊團隊 Adv. Sci.:通過高度競爭的動態氫鍵網絡中的快速鏈式弛豫實現超大變形下的超低滯后效應 2025-07-01
- 青島大學于冰教授團隊 Small:具有快速止血和廣譜抗菌特性的寡肽水凝膠用于加速傷口愈合 2025-06-03
- 浙江大學朱利平教授課題組 Adv. Sci.:巧用“分子支架”策略在聚酰亞胺膜內構筑有機分子快速傳輸通道 2025-06-01
- 川大李旭東/陳君澤、港城大譚超良團隊 Adv. Mater.: 多酚-氨基酸縮合物庫用于超高載藥量納米藥物的高通量連續流生產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