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周紹兵教授和向韜副教授系統總結了近10年基于形狀記憶效應的仿生微納米結構的制備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進展
2020-12-12 來源:高分子科技
最近,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周紹兵教授和向韜副教授在期刊Nano Today發表論文。該論文系統總結了近10年基于形狀記憶效應的仿生動態微納米結構的制備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進展。
文章首先系統介紹了制備仿生動態微納米結構(包括微圖案、纖維、多孔支架及微球等)的材料選擇、形狀記憶原理;微納米結構的制備技術,如軟刻蝕技術、靜電紡絲、薄膜拉伸等;微納米結構的動態調控方法。然后系統概括了仿生動態微納米結構體外調控細胞行為,如細胞粘附與鋪展、細胞分化以及對亞細胞結構的影響。仿生動態微納米結構也能進一步調控體內細胞行為與組織再生,如用于骨修復、肌肉修復、血管再生、血管栓塞等。最后對基于形狀記憶效應的仿生動態微納米結構進行了展望。形狀記憶效應使材料在體外和體內有效調控細胞行為和組織再生,也有利于材料通過微創手術植入。但是材料的設計和應用仍然面臨挑戰,例如如何延長形狀記憶轉變時間以實現長時間動態調控作用,如何觀察體內微納米結構的動態變化過程等。
文章發表在Nano Today(2020, 35, 100980)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向韜副教授,通訊作者為周紹兵教授,共同作者有侯建文、謝輝、劉霞和龔濤。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8013220301493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浙大潘鵬舉/余承濤團隊 Adv. Mater.:基于聚合物熔融-重結晶構筑自硬化形狀記憶材料 2025-05-10
- 華工郭建華、蔣興華團隊 CEJ:具有優異吸波性能和紅外/微波刺激響應形狀記憶功能的自修復型FCIP/RGO/PUU柔性復合材料 2025-04-20
- 上海交大鄭思珣教授課題組 Macromolecules:一種兼具自修復性、形狀記憶和離子電導性能的有機-無機雜化共聚物 2025-04-16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李繼遙教授、楊佼佼副研究員 CEJ:具有雙向錨定功能的仿生濕粘牙齒創可貼促進牙本質再礦化 2025-05-12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浙工大劉善秋團隊 Adv. Mater.:通過具有可切換固液態的光/電熱微納米結構設計堅固且超高效的防/除冰表面 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