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的生物電子能夠隨形地、實時地檢測人體健康狀況,受到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近年來,可穿戴汗液傳感器的興起,使得無創地追蹤各種生理指標成為現實。但是,在長期監測過程中,傳感器下方積累的汗液會極大地影響設備濕熱舒適性。因此,如何改善用戶的穿戴體感,同時保證優異的傳感性能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基于上述背景,深圳大學醫學部許太林和張學記教授團隊通過優化傳感器的表面浸潤性來實現這一目的。該團隊選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優異力學性能的天然蠶絲織物作為整個傳感器的核心材料,利用低表面能的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和蠶絲織物上絲素蛋白(Fibroin)產生的化學反應,制備了超疏水的蠶絲基底。隨后,只對疏水蠶絲織物的一側進行等離子體(Plasma)處理,形成類似荷葉的一面疏水一面親水結構,即Janus 蠶絲織物(Janus silk textile)。因其正反兩側極端的表面能差異,這種Janus silk具有單向輸水特性,可將水分從疏水側泵送至親水側,反之則不行。
圖 1 Janus silk textile的表征和單向輸水特性
研究團隊巧妙地利用這種單向輸水性質為表皮營造了良好的濕熱舒適性:相較于傳統織物,Janus silk textile將汗液更充分地從皮膚側(疏水側)排至環境側(親水側),消除了汗液在皮膚上的滯粘,營造了干爽的穿戴體感。在人體出汗階段,汗液不斷地排出并蒸發,帶走熱量;人體停止出汗后,干燥的疏水一側具有較低的導熱系數,保存熱量以避免體表過冷和個體著涼。
圖 2 Janus silk textile用于皮膚濕熱管理
作者進一步將市售的導電碳漿涂覆在經六氟異丙醇(HFIP)處理的蠶絲紗線表面,制成汗液傳感電極并編織在Janus silk textile親水一側,得到Janus 蠶絲基的電子織物(Janus silk E-textile)。因其單向輸水的特性,Janus silk E-textile能將微量的電解質溶液(5 μL)更集中運送至親水側(電極側),顯著地降低了產生穩定電信號所需的溶液體積閾值。人體實驗表明,這種Janus silk E-textile電極側的汗液累積速度更快,傳感器的響應時間也更短。
圖 3 Janus silk E-textile用于高效汗液檢測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Nano Letters 上(X. He, C. Fan, T. Xu,* X. Zhang*, Biospired Janus Silk E-Textiles with Wet-Thermal Comfort for Highly Efficient Biofluid Monitoring. Nano Lett. 2021, 10.1021/acs.nanolett.1c03426.)。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北京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何學成,通訊作者是深圳大學醫學部許太林副教授和張學記教授,深圳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論文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nanolett.1c03426
下載:Biospired Janus Silk E-Textiles with Wet-Thermal Comfort for Highly Efficient Biofluid Monitoring
- 塔夫茨大學David Kaplan 院士/Chunmei Li 教授團隊 Nat. Commun.:基于蠶絲蛋白的生物活性塑料 2025-01-05
- 西南大學夏慶友教授團隊 Biomaterials:基于家蠶生物反應器種質素材 - 開發新型蠶絲材料促進腭裂修復 2024-12-19
- 韓國延世大學Cheolmin Park院士團隊《Device》:一種可降解的具有雙模觸覺感知的蠶絲基自供能皮膚 2024-10-25
- 香港城市大學胡金蓮教授課題組 AHM:革新“仿生皮膚”汗液傳感器 - 突破性健康監測設備的新紀元 2024-12-25
- 電子科技大學林媛、姚光 Adv. Fiber Mater.:溫度校準的柔性無酶傳感貼片 2024-02-14
- 廣西大學林寶鳳團隊 ACS AMI:具有抗菌抗氧化和紫外線防護功能的電子皮膚用于濕度/汗液傳感 2022-12-24
- 中北大學王智教授團隊 CEJ: 通過動態交聯和大量氫鍵制備高性能易降解和可回收熱固性聚氨酯應用于泡沫傳感器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