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諸多物種經歷了億萬年的進化,衍生出豐富多樣的復雜光學結構與先進的光功能,以達到高效的光合成、光探測、通訊、偽裝等目的。例如:人們發現蝴蝶翅膀中一種有趣的“橋聯層狀結構”或“層孔交替結構”(見下圖),呈現藍色與珍珠白的多重光學特性,有助于其躲避天敵等。
嵌段共聚物刷相分離是制備光學材料的有效方法,常用于獲得具有靚麗結構色的一維光子晶體。此外,利用兩親性嵌段聚合物刷誘導的有序自發乳化機制(OSE)能方便的獲得三維光子晶體(Macromolecules 2021, 54, 3668;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3647-3653),即具有明亮結構色的多孔微球。然而上述材料一般只局限于單一的結構與光學表現,利用高分子自組裝方法制備具有多重光功能的復雜材料仍是領域內的巨大挑戰。
近日,天津大學宋東坡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嵌段共聚物限域共組裝策略,巧妙的將傳統的微相分離與有序自發乳化機制相結合,簡單高效的制備了具有復雜橋聯層狀結構的Janus光子微球材料,獲得了豐富多樣的光學功能。研究人員將親油與兩親性的嵌段共聚物刷的甲苯溶液制成水包油液滴,隨著溶劑的揮發,體系內相繼產生層堆積結構與粒徑均勻的納米水滴,二者能很好的協同共組裝形成上述的層孔交替結構,進而產生光子帶隙與明亮的結構色。
通過簡單的改變兩種聚合物的配方比例,能精確的調節反色光的顏色,獲得了全可見光區間的光子顏料。此外,通過改變分子量或調節配方成功制備了具有兩種光學結構和雙重光學特性的Janus微球材料,包括可反射兩種不同可見光的微球、可見光/紅外以及可見光/無反射等。
該工作提出了一種新的共組裝策略,能制備復雜的光功能材料,在環境友好型光子顏料、光學傳感器、仿生光學器件等領域有潛在應用價值。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天津大學材料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郭麒麟。作者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873098)對本工作的資助。
論文信息:Janus Photonic Microspheres with Bridged Lamellar Structures via Droplet-Confined Block Copolymer Co-Assembl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11375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2113759
- 青科大李志波/劉紹峰教授團隊 ACS Catal.: 新型鉿金屬催化劑鏈穿梭聚合制備高熔點烯烴嵌段共聚物OBC 2025-05-11
- 暨南大學寧印教授 Angew:單晶顆粒內部微觀結構的空間調控 2025-05-05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宋仕強團隊開發高功率電子的“智能守護者”:仿生Janus材料實現“感知-導熱-防護”三位一體 2025-05-21
- 浙理工胡毅教授 Nano Energy:基于異質界面工程Janus結構復合納米纖維膜實現高性能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5-2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