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膠因其優越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拉伸性而廣泛應用于柔性電子和生物醫學領域。以往的研究表明,含水量對水凝膠的彈性和斷裂行為有顯著影響。然而,含水量對水凝膠粘接性能的影響尚未得到系統的探討。基于此,西安交通大學劉子順課題組對不同含水量下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揭示了水凝膠的物理粘接性能與其含水量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發現,隨著含水量的變化,水凝膠的粘接能發生非單調的變化。水凝膠的表面鏈密度和體能量耗散以及水凝膠與基底界面處的含水量和有效接觸面積這四個因素共同導致了這一關系。其中,當含水量極低(~30%)時,聚丙烯酰胺水凝膠的粘接能比高含水量時高出一個數量級。根據這一研究結果,可以通過調整水凝膠的含水量來調控其粘接性能,甚至實現可逆粘附。
該研究通過對含水量在23%~95%(質量分數)范圍內的18種不同含水量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進行90度剝離測試發現水凝膠與玻璃硬基底的粘接能與水凝膠的含水量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圖1)。有趣的是,粘接能與含水量的關系并非單調,根據曲線變化趨勢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四個區域。如何解釋這一非單調的變化?一般認為水凝膠-剛性基底體系的粘接能包括兩部分:表征共價鍵/非共價鍵斷裂的本征粘接能和由于粘接界面附近水凝膠變形產生的體能量耗散。基于這一概念,并結合剝離實驗結果,該研究提出當含水量變化時,聚丙烯酰胺水凝膠的表面鏈密度和體能量耗散以及水凝膠與基底界面處的含水量和有效接觸面積這四個因素協同導致了水凝膠粘接能的變化(圖2)。進一步地,該研究對不同含水量區間內這四個因素的影響分別進行了探究。該研究還發現,當聚丙烯酰胺水凝膠處于極低的含水量(~30%)時,其物理粘接能比高含水量時高出一個數量級,這為提升水凝膠的粘接性能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
圖1 聚丙烯酰胺水凝膠的粘接能隨含水量的變化
圖 2 影響水凝膠粘接性能的四個因素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國際力學應用中心博士生周梓棣(Zidi Zhou),共同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國際力學應用中心雷金成(Jincheng Lei)助理教授,通訊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國際應用力學中心劉子順(Zishun Liu)教授。作者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號:11820101001,12172273)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polymer.2022.124730
- 浙江大學賈錚教授課題組 CRPS:受人體體表角質層結構啟發的低含水量聚電解質水凝膠 2023-12-19
- 哈佛大學鎖志剛院士課題組《PNAS》: 同時具有高含水量和高承載能力的自組裝納米復合材料 2022-07-22
- UCLA賀曦敏教授課題組Nature:高強度、高拉伸性、抗疲勞且高含水量的水凝膠 2021-03-01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蘇州大學嚴鋒教授 JACS: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逆粘附離子凝膠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