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司馬文霞教授團隊 ACS AMI:面向高濕、高鹽地區電力裝備的絕緣材料靶向自修復技術研究
2022-11-05 來源:高分子科技
電力裝備在高濕、高鹽地區長期服役過程中其內部的絕緣材料會在強電場誘導下產生樹枝狀損傷(亦稱為“水樹枝”),從而導致絕緣材料電氣性能大幅下降,嚴重威脅電力裝備的運行安全。近年來興起的微膠囊自修復技術為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帶來了曙光,但由于“水樹枝”通道內部存在的水分會阻礙膠囊內的修復劑流入,傳統微膠囊技術對修復“水樹枝”難以奏效,解決高濕環境下絕緣材料內部電損傷的自修復問題面臨挑戰。
近期,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系的司馬文霞教授團隊制備了一種新型智能靶向自修復絕緣材料,其通過微化學反應平臺構筑了具有磁場響應特性的靶向自修復微膠囊(圖1),可利用定向磁場誘導微膠囊在預制環氧樹脂內部靶向分布,當“水樹枝”損傷打破微膠囊外殼時,其內部的修復劑能夠在與“水樹枝”通道內部的水分融合并緩慢發生固化反應,實現對損傷的自感知、自修復。利用在膠囊殼體與基體材料之間形成的高分子互穿網絡結構(圖2)抑制了微膠囊對基體材料電氣性能的負面影響(圖3),并通過磁控靶向技術在確保修復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微膠囊的摻雜濃度,微膠囊的靶向分布特性與自修復效果如圖4、圖5所示。這項研究工作填補了國內外水樹枝自修復研究領域的空白,為提高沿海高濕環境下電力裝備的服役壽命提供一種新思路。該工作以“A magnetically targeted, water-triggered, self-healing microcapsule based on microfluidic techniques enabling targeted healing of water tree damage in epoxy resin”為題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ACS Appl. Mater. Inter. , 2022)。文章第一作者是重慶大學司馬文霞教授,第二作者是碩士生樊開森,通訊作者是孫魄韜副教授,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
(a) (b)
圖1 (a)微膠囊的SEM圖;(b)微膠囊殼層的SEM圖
圖2 微膠囊與基體之間形成的高分子互穿網絡反應原理圖
(a) (b)
圖4 (a)微膠囊隨機分布的復合材料橫截面SEM圖;(b) 微膠囊靶向分布的復合材料橫截面SEM圖
(a)
(b) (c)
圖5 (a)復合材料對機械損傷自修復的熒光顯微鏡圖像; (b)復合材料對水樹枝損傷自修復的熒光顯微鏡圖像; (c)修復完成后復合材料的橫截面SEM圖像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mi.2c13588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上海交大黃興溢教授團隊連發 Adv. Mater./AFM: 在聚合物電工絕緣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3-10-08
- 上海交大黃興溢教授團隊 Nature:在聚合物電工絕緣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3-03-02
- 上海交通大學黃興溢、鮑華合作《AFM》:高導熱輻射熱制冷絕緣材料 2021-10-24
- 東南大學葛麗芹教授團隊 CEJ 綜述:具有免疫調節特性的工程化微膠囊在癌癥、炎癥和自身免疫中的應用 2025-04-09
- 華南師大張振 JMCA:MXene和纖維素納米晶共穩定皮克林乳液的構筑及其在光熱相變材料微膠囊的應用 2025-03-19
- 東南大學葛麗芹教授團隊 Adv. Sci.:開發甘露糖修飾金屬-多酚微膠囊 重塑巨噬細胞表型助力腫瘤免疫治療 2025-03-05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