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壓電材料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對自供電系統中的能量收集和人機交互至關重要。但是傳統壓電材料的晶體結構中電荷運動能力有限,產生的壓電電流較小,而基于離子壓電效應的材料由于較高的離子電導率和均相結構,往往能夠產生較高的離子壓電電流,也具有更高的可拉伸性。然而,均相結構通常會耗散應力而不是集中應力,使得其難以誘導局部電荷進行分離。這導致目前離子壓電材料在壓力下產生相對較低的電壓響應,限制了電壓增量而降低了變形期間的能量轉換效率。此外,基于水凝膠的離子壓電材料在集成到可拉伸的自供電系統中時還會面臨環境不穩定性,需要復雜的封裝方法等問題。因此,亟需開發兼具高的電壓增量、離子電導、力學適應性和環境穩定性的離子壓電材料。
圖1.離子壓電彈性體含有中間相的微相分離結構設計
圖2.離子壓電彈性體優異的壓電性能
圖3.離子壓電彈性體壓電響應過程中的離子相互作用機制
圖4.離子壓電彈性體的力學性能與綜合性能評估
圖5.用于人機交互的聲學感知、壓力映射和邏輯處理
由于具有高離子壓電反應靈敏度,壓電彈性體可以感知和識別空間聲學信號,從而實現人機交互。當離子壓電彈性體放置在距離揚聲器1cm處,每次播放A2音階,實時產生70 μV的電壓。這證明了它能感知微小聲波振動的能力。在噪聲環境下,壓電彈性體對不同的環境噪聲也會產生不同的電壓響應。此外,通過利用壓力傳感和信號處理能力,壓電彈性體可以參與人與機器人之間的邏輯信息交互。進一步,壓電彈性體可以集成到觸覺感知陣列中,將壓力映射和邏輯處理能力結合在一起。
本研究通過利用微相分離和界面工程設計,有效解決了離子壓電材料在電學性能和力學性能之間固有的權衡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當這種彈性體集成到電路中時,可實現精準的聲信號檢測和高靈敏度的時空壓力信號處理。有利于推動離子電子系統中高效能量收集轉換的進展以及相關領域的發展。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3127
- 吉大孫俊奇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基于“剛柔相濟”微相分離結構設計制備兼具耐低溫與耐高溫性能的高強度熱塑性彈性體 2025-01-22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姜鋒教授/中國林科院林化所劉鶴研究員 AM:強韌水凝膠構建的通用法則 - 纖維素納米晶水合效應調控微相分離 2025-01-02
- 浙江大學羅英武教授團隊 ACS Nano:可編程的微相分離在彈性網絡中產生圖案化微結構 2024-12-09
- 吉林大學李洋課題組 AFM:通過離子液體陰離子-陽離子協同作用解鎖固體全疏光滑涂層的室溫自修復 2025-05-08
- 浙理工王新平/周嫻婧與斯德哥爾摩大學Jiayin Yuan教授ACS Macro Lett.: 溫控“開-關”的三氮唑聚離子液體催化劑 2025-04-25
- 東華大學武培怡/劉凱團隊 AFM:氟化離子液體直接用作水下粘合劑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