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高校天天講辦學質量,但談質量的頻度和提高質量的速度極不協調。
“最近,我們對云南某高校近3年中立項的研究項目進行了統計,發現該校教研項目數和科研項目數的比例是1∶3.26,教研項目的立項數目還不到科研項目立項數目的1/3。高校對教研不重視的現象實在堪憂!痹谌涨敖Y束的政協云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徐正會、李麗芳兩位委員的一份提案,再次將高校重科研輕教學提到了桌面上。
“教學質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線,隨著全國各高校教育規模迅速擴大,教育對象由精英變為大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形勢下,高校的教學質量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了!毙煺龝f。
“中國的大學都力圖把大學辦成研究型單位,這樣才顯得有水平上檔次”
徐正會等委員在提案中指出,“各級教育部門和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師參加教學研究工作的意義、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這一點從省內各級教育管理部門組織開展的各種與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自身利益直接相關的評審工作,包括高校教師職稱評定、評優、評獎和各種合格考核等工作中就有反映,查閱與這些工作相關的文件可以看到,在諸多有關規定中,對教師參與教學研究工作的考核既沒有具體的硬指標要求,也沒有特意進行強調,認可度顯然不高。”
對此,不少高校教師非常認同。
“眾所周知,大學里評職稱對教學沒要求,能過就行。而科研卻不行,科研獲獎就有級別,沒有科研成果,職稱和工資都上不去!币晃桓咝=處熣f。
云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劉徐湘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指出,“目前,衡量教師水平的指標是看科研能力、承擔的課題、發表論文的級別,爭取到多少科研經費,在SCI上發表多少篇論文,而不是看上課、教學水平如何。評職稱時,論文、科研項目是硬指標,教學是軟指標。教學再差,論文夠數就行;教學再好,論文不夠,職稱、待遇都成問題。因為這個直接跟工資掛鉤呀,不然工資少一大截!
云南大學新聞系教授鄭思禮認為,“中國的大學都在力圖辦成研究單位,這樣才顯得有水平、上檔次!睘榻ㄔO“科研型大學”,很多高校走向一個極端——重科研輕教學。為晉升職稱,許多大學教師將大量精力花在論文和課題上,課堂教學、教學質量無法保證。
劉徐湘還擔心,“重科研輕教學”有可能導致科研本身的異化,科研最主要的任務是探索未知事物,但是很多教師的論文都是東抄一點西抄一點,原創的很少。
- 評論:高!爸乜蒲 輕教學”的現狀亟待改變 2015-04-02
- 當改革大學“重科研,輕教學”契機出現之后 2011-04-26
- 王長樂:重教學與重科研之爭是個假問題 2009-07-10
- 沈陽師范大學打破“重科研、輕教學”評聘規則 一線好教師可破格晉升教授 2009-03-22
- 福州大學呂曉林 Nat. Commun.:高強韌纖維復合離子凝膠 2025-05-12
- 東華大學王宏志/EMPA趙善宇 AFM:自適應溫度響應的纖維諧振器超面料 - 實現零能耗熱管理 2025-05-12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李繼遙教授、楊佼佼副研究員 CEJ:具有雙向錨定功能的仿生濕粘牙齒創可貼促進牙本質再礦化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