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羅杰斯教授:加強國際合作 推動離子液體工業化進程
2010-05-12 來源:科學時報
《科學時報》:離子液體在新能源領域的重要性和優勢在哪里?您認為新能源領域的未來發展和挑戰是什么?
Rogers:離子液體可應用于太陽能電池、生物能源、燃料電池等新能源領域。例如,由于離子液體具備不揮發、不易燃、性質穩定且導電性非常好的性質,因此可能應用于燃料電池等領域。但是,目前還必須進一步解決離子液體的安全、成本和規模化等問題。
離子液體在新能源領域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開發更多的新工藝和新技術,降低成本、增強安全性、擴大規模、資源的回收利用等,這些都需要更多新的科學技術提供支撐。
《科學時報》:清潔能源和可持續能源在美國的應用狀況怎么樣?您對中國清潔能源的發展和環境保護有什么看法?
Rogers:在美國,目前掀起了清潔能源研究的熱潮。在20世紀70年代,由于過高的原油價格,人們曾試圖研究開發新能源。但隨后又冷卻了下來,我想這是一個錯誤。現在,政府正大力推動新能源科技。目前判斷其成效,仍為時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離子液體在新能源領域將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我不是研究中國的專家,但跟許多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有過比較多的接觸和交流,中國在清潔能源的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有很明確的目標。清潔能源和可持續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其發展需要科學家、工程師、商業人士以及政治家的通力合作。
《科學時報》:您怎么看待中美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您對加強離子液體領域的合作有何感想?
Rogers:近些年,中美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多。美國政府也非常重視與中國科學界的交流與溝通。
通過與張鎖江在離子液體領域的緊密合作,我們希望能夠將離子液體由基礎研究向應用研究推進。我堅信接下來的合作必將有助于推動離子液體的工業化進程。
我個人認為,中國將逐漸在國際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界扮演領軍角色,目前在離子液體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還應當鼓勵更多的科研人員去嘗試離子液體領域的研究,以使其產生更大的影響以及經濟和社會效益。我也相信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中國科學家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離子液體極性研究新進展 2010-05-04
- 中科大陳昶樂課題組 CCS Chem.綜述:具有工業化潛力的烯烴-極性單體配位共聚催化體系 2023-10-30
- 東北林大張彥華教授級高級實驗師 CEJ綜述:聚乳酸作為碳源升級回收為工業化學品的研究進展 2022-05-12
- 香港理工鄭子劍教授團隊《Adv. Mater.》:指明高能量密度柔性鋰電池的工業化目標和實現途徑 2021-02-23
- 美國東北大學白若冰教授課題組:液晶彈性體的熱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關系 2024-12-04
- 蘇大李剛教授、美國Tufts大學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養肉 - 食品行業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2024-11-12
- 美國東北大學鄭義教授、Marilyn L. Minus教授團隊:易于制造的高透明薄型聚乙烯醇氣凝膠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