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一陣陣掌聲和歡笑聲洋溢在武漢理工大學西院工會報告廳。當天,武漢理工大學與宜興市簽訂了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宜興市委書記蔣洪亮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現場邀請武漢理工大學組織專家教授前往宜興市進行產學研合作洽談。
這一隆重和熱烈的場面,對于武漢理工大學的教授和專家們來說已不再陌生,而且很多項目主角就是他們。
武漢理工大學狠抓產學研結合服務行業區域經濟建設不放松,發揮特色優勢,重視科技創新,推進成果轉化,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服務行業區域經濟建設的特色之路。
發揮特色優勢 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
武漢理工大學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學校始終保持與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的血肉聯系,與行業企業共建了“綠色建材及共性關鍵技術”“交通安全及共性關鍵技術”等科研研發基地,形成了武漢理工大學特有的行業科技創新模式。每年學校與三大行業形成的科技合作項目500多項,占學校對外科技合作項目總數的42%以上。
以社會需求為牽引、產學研合作為紐帶、共建科研院所(基地)為重點,武漢理工大學在與三大行業180多家大型骨干企業全面合作的同時,與武漢鋼鐵公司、江鉆股份公司、絲寶集團等著名企業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同時,學校還與IBM、雪鐵龍、雷諾等一批跨國集團公司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把校企合作推向了國際大舞臺。
該校充分發揮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車方面優勢,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貢獻力量。學校實現了教育部與交通部、教育部與武漢市的共建,與貴州省、海南省等中西部地區及部分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全面合作,同時還與黃石、孝感、隨州、鄂西自治州,以及浙江、廣東的十幾個地方政府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截至今年3月,該校已和地方政府、行業大型骨干企業建立了百余個產學研科研基地。
與地方政府、行業大型骨干企業的合作共建,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如該校和浙江玉環縣政府開展全面合作,玉環汽車零配件產業得到快速成長,產品很快暢銷全國,其產業集群的產銷值由合作初的100億元發展到2007年的400億元;該校與河北沙河市共建了玻璃研究中心,建設玻璃產業集群,玻璃產量從2004年的800萬標箱發展到2007年4000萬標箱,由此雙方共建了河北沙河玻璃研究院。
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給學校帶來了新的挑戰。學校在校外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的合作共建,在校內通過強化、發展、創造,在此前擁有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幾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基地的基礎上,又新建了光纖傳感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硅酸鹽材料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纖傳感技術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基地。這些基本覆蓋了學校學科門類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基地,為加強產學研合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天地。
鼓勵科技創新 提高破解難題水平
武漢理工大學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進學校發展的動力,不斷提高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產學研合作項目由2003年的469項增加到2009年的1969項,學校年科研經費由2001年8000余萬元增至2009年5.07億元,科技產業年銷售收入由合并組建初期的2700余萬元增至12.8億元,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立項150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家技術等重大科技成果獎勵12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及社會力量獎400余項,科研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學校鼓勵廣大教師、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自主創新、敢于攀登,并從機制體制上加以保障,“以創新求發展”已成為理工人共識。
- 成都大學魏竟江/王清遠團隊、武漢理工大學傅正義院士 ACS Nano:用于電生理學電極替代的多功能傳感液態金屬基分級水凝膠 2025-04-23
- 武漢理工大學王濤 JACS:聚合物納米纖維幾何形態調控 - 實現20.1%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4-12-04
- 武漢理工大學王鈞教授團隊 Carbon:通過碳纖維微觀結構調控使傳統碳纖維由微波反射轉變為高效吸收 2024-01-19
- 第四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30
- 第三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04
- “第三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在西安隆重召開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