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基地”梧桐樹,待將“碩果”掛滿枝。前不久,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率團赴西安交大,與該校簽署共建研究院合作框架協議,緊接著,“廣東西安交大研究院”在廣東順德呱呱墜地。建成后的“廣東西安交大研究院”,將結合西安交大學科和人才資源優勢,圍繞廣東區域經濟發展,開展科技研究、成果轉移、轉化和人才培養工作,為廣東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近年來,西安交大圍繞建立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和科技產業化的重大社會需求,結合大學科研體制改革和科技資源整合,以大學雄厚的科技成果為基礎,通力整合各方技術、產業和資本資源,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立足大西北,西安交大整合“政府、高校、企業”三方資源優勢,建立了“陜西工業技術研究院”,為陜西省乃至西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服務。同時,該校放眼全國經濟發達地區,先后在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建立“西安交大山東聊城科技園”“西安交大江蘇揚州科技園”“浙江西安交大研究院”“廣東西安交大研究院”等產學研合作基地。
據了解,西安交大通過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將傳統點對點校企合作轉化為整體基地合作,有效地解決了科技成果轉化的依托和資金問題。其中,大學投入的是技術成果、科技項目和一定量資金,地方政府投入的是政策和土地資源,雙方共同投入,共擔風險,共享成果。這種互惠互利的基地模式,拓展了大學與當地企業合作的空間,為產學研深度合作構建了一個系統化、可持續發展的合作平臺。
目前,西安交大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拉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其社會效應逐漸顯現。“西安交大山東聊城科技園”,是西安交大的首個產學研合作基地,2009年建成一年多,就簽訂1400多萬的技術合作項目,吸引當地政府的1千萬科技資金的支持,同時帶動相關高科技企業如東芝日本公司的合作加盟,為聊城乃至山東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創新原動力和科技支撐力,促成科技成果和人才的落地生根,凸顯基地科技與人才的輻射作用。
同樣,為瞄準陜西經濟發展中重大共性關鍵性技術,探索科技成果產業化和技術產業化新路,2006年西安交大聯合陜西省政府與地方企業建立的“陜西省工業技術研究院”,4年共組織實施科技項目26項,其中16項陜西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研發投資規模近5億元,目前已發展為陜西省具有技術集成、轉移、開發、推廣、服務等產學研用一體化機制的創新平臺,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 蘇州大學黃埭高新區先進材料產業研究院揭牌 2018-08-02
- 青科大與雙星集團共建“綠色輪胎研究院” 2017-10-19
- 南開大學與太爾膠粘劑(廣東)有限公司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 2017-05-10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高登峰教授 AFM:自由體積和能帶結構協同調控助力聚合物電介質高儲能性能 2025-05-11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團隊 Adv. Mater.: 在柔性壓電聚合物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5-04-23
- 廣東省科學院生醫所謝東Small綜述: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聚丙烯酸基水性粘結劑-從分子結構設計到性能研究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