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廣:從“國學小天才”被拒看“去行政化”必要性
2010-09-07 來源:科學時報
陜西高中生孫見坤,被同學稱為“國學小天才”。今年高考前,他參加了復旦大學舉辦的博雅杯人文知識大獎賽,從3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還通過了復旦大學的自主招生面試,但此后的高考成績距一本線差6分。于是,8名復旦大學教授聯名請求學校破格錄取,但陜西省招辦不同意投檔。
就在此事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與熱議時,復旦大學招辦出來澄清:復旦大學文史哲專業8名專家并非聯名請愿,只是向學校建議破格錄取孫見坤到歷史系,得到校招生領導小組的同意。經反復溝通和協調,陜西招辦堅持不予以投檔錄取,復旦大學對此表示尊重。
上面兩條新聞內容雖有所不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復旦大學確有8名教授建議錄取,學校也明確表示破格錄取孫見坤,但陜西招辦堅持不放行。這讓筆者不由得聯想到近兩年上海民辦高校的招生窘境:由于上海地區適齡人口總量減少,上海的高考考生人數逐年下降,如今年比去年減少萬余人,使得各高校在滬招生計劃也相應減少,上海一些民辦高校紛紛到外地尋找生源。外省市許多考生愿意來滬讀大學,上海高校也愿意招收,但某些地方教育廳及招生辦公室卻卡住不放投檔,堅決不給這些學生蓋章放行,令外地考生只能望滬興嘆,令上海民辦高校招生人員怏怏而退。
中國高校管理行政化問題嚴重
地方行政部門、招生辦公室手中的一枚小小公章,卻有讓“國學小天才”被拒、外地考生難進滬讀書的威力,凸顯了當今中國高校自主招生的名不副實,更凸顯出中國高校管理行政化問題的嚴重。不顧教育規律和學術規律,完全依靠行政機構,按照行政手段、行政方式、行政運行機制管理教育、管理學術,顯然這是與以教育教學以及學術活動為主體的高等教育格格不入的。
陜西招辦拒放“國學小天才”的理由有兩條:一是嚴格執行規定,寧可犧牲一個天才,也要保住高考公平;二是害怕破格會撕開規定的口子,條子生、關系戶等腐敗會接踵而至。
實際上,這兩條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第一,嚴格執行規定和破格錄取人才并不沖突,自主招生主要針對那些具有超常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或在某領域有特殊才能的考生,目的在于不拘一格培養人才。孫見坤得到多方教授和專家的肯定和贊揚,被評“在中國古典文化素養方面具有極佳的學術潛力”、“出類拔萃”、“萬里挑一”等,而陜西招辦寧愿維護自己的行政權力,不顧埋沒人才,是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才不負責的表現。第二,陜西招辦明知孫是人才,卻執意拒絕放行,生怕被別人說開后門,這種思維方式顯然是出于保護自身利益,而不是保護人才。倘若以后有更多的像孫一樣的特殊人才接踵而至,完全值得繼續放行,乃國家之福,是好事。
筆者曾咨詢過某地方行政部門為何不肯放當地考生到外地高校就讀,該部門負責人坦言:若放行,當地高校的招生指標會受到影響。如此典型的地方保護主義,實質是維護至高無上的行政權力,是用職權剝奪了許多考生上大學的權利。這種不尊重人才、不尊重高校招生自主權的行政化作風,實在讓人費解。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一個副處長,20個博士、副教授去爭 教育去行政化迫在眉睫 2015-03-09
- 清華北大綜改方案獲批 高等院校改革正式啟動 2014-12-17
- 中科院逐步推進研究所去行政化 完善院士增選計劃 2014-08-21
- 北京15所高校公布自主招生簡章 北大、清華方案仍未出臺 20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