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說科技體制腐朽是對科技人員奮斗的不公
2010-11-1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11月6日至7日,2010年浦江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論壇并在開幕式上作題為《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若干問題的思考》的主題報告。
萬鋼指出,我國在2006年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奮斗目標,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當前我國創新能力的國際排名仍處于中等偏下位置,距世界最主要創新型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創新能力向“中上”位置邁進的關鍵時期。
“當前完善自主創新體制的一個重點,就是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的體系,樹立正確的科研導向,倡導學術自由的氛圍,努力形成寬松、和諧、健康、向上的科研環境。”萬鋼表示,科技界要倡導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共同營造寬容失敗、潛心研究的文化氛圍。
“我們知道創新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愛迪生發明電燈經過了1000次的實驗,如果他在999次停下來,人類可能就要晚好幾年才有電燈。”萬鋼說,“因此,我們必須要寬容失敗,但是我們同時必須加強誠信建設,對于弄虛作假的行為要采取懲治措施,有舉必查,查實必糾。”
萬鋼表示,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的環境和科技創新的成績有目共睹,同時還需要改進一些不足的地方來推動持續創新。“但是,如果抓住幾個創新環節中的缺陷和個別的問題,就說我國的科技體制是腐朽的、文化是沒落的,這一點我不同意。如果這么說的話,就是對我們科技人員共同奮斗和努力的不公平。”
萬鋼說,“沒有科技進步,我們不可能有連續八年的糧食豐收;沒有科技進步,我們不可能從30年前落后貧窮的國家變成制造大國,同時向創造大國進軍;沒有科技進步,我們也不可能看到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大發展。”
萬鋼認為,世界正處在一個最為活躍的創新時代,要認真分析我國科技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抓住新一輪全球產業分工調整重組的重大機遇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大創新機遇,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選擇好自主創新的戰略路徑,增強跨越發展的民族自信,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力爭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萬鋼強調,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本身不是鋪攤子,而是要根據資源和產業結構特征,在發展中尋求新的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之所以“戰略”和“新興”,是在國民經濟中新興技術突破形成的新興產業。我們應當把握住市場的規律,充分發揮作用。“我們發展了新能源,煤電的需求就會減少,結構就會調整;發展了生物醫藥,就會減少傳統的化學藥品,降低環境污染;發展了電動汽車,就可能改造傳統汽車的結構,降低城市大氣污染的排放。所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本身不是鋪攤子,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資源和產業結構的特征,在發展中尋求新的突破。”
開幕式后,本屆浦江創新論壇圍繞“綠色·轉型·創新”這一主題,聚焦經濟發展與城市轉型、創新文化與創新人才、科技與金融、新興市場的新機遇等重點和熱點話題設立了8個專題進行研討。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國科技體制改革三十年的變與不變 2012-09-27
- 張金昌研究員: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幾條具體建議 2012-08-06
- 劉延東: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關鍵是要抓好落實 2012-08-01
- 科技部:將服務企業情況作為科技人員職稱評審等重要內容 2020-03-23
- 稅負從31%到13% “財稅58號文”讓科技人員獲得感增強 2018-07-03
-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加大科技人員獎勵力度 2015-09-24
- 萬鋼談科技體制改革:改革不是“另起爐灶” 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