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紡織科學技術大會:東華大學獲多項科學技術獎
2010-11-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11月19日,2010年全國紡織科學技術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會上正式發(fā)布了《紡織工業(yè)“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表彰了201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yè)協會科學技術獎、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針織內衣創(chuàng)新貢獻獎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fā)了獲獎證書。
本年度東華大學共有14個項目獲得科學技術獎,一個項目獲得針織內衣創(chuàng)新貢獻獎,若干教學成果獲獎。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有:
序號 項目名稱 負責人 獲獎等級 所屬學院 單位排名
1 千噸規(guī)模T300級原絲及碳 潘 鼎 一等 材料學院 2
纖維國產化關鍵技術
與裝備
2 活性染色高效短流程皂洗 朱 泉 二等 化工學院 1
技術開發(fā)與產業(yè)化
3 全自動噴絲板檢測儀 楊崇倡 二等 機械學院 1
4 納米復合功能材料及其 朱美芳 二等 材料學院 1
纖維制備關鍵技術
5 《紡織工業(yè)節(jié)能減排與 奚旦立 二等 環(huán)境學院 1
清潔生產審核》
6 瓶片再生高強PET短纖維 趙炯心 二等 材料學院 2
成套設備和工藝技術
7 配位自組裝高分子負載型 王 煒 二等 化工學院 2
鈀活化導電布制備技術及
產業(yè)化
8 毛用漿料研制與天然抗菌 王 璐 二等 紡織學院 2
劑開發(fā)的關鍵技術及其在
精紡毛織物上的產業(yè)化
應用
9 差別化纖維面料精細化 趙 濤 二等 化工學院 3
印花技術及其產品應用
開發(fā)
10 聚四氟乙烯短纖維濾料 沈恒根 三等 環(huán)境學院 1
系列產品國產化
11 用于混凝土增強的 王依民 三等 材料學院 1
CaCO3/PP復合纖維制備
及其應用
12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王府梅 三等 紡織學院 2
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之
《紡織服裝商品學》
13 超細非織造精細過濾 黃秀寶 三等 紡織學院 2
材料制備過程模擬與
實驗研究
14 純棉紗線冷軋堆染色 蔡再生 三等 化工學院 2
技術與裝備
服裝學院王建萍老師申報的“珍珠纖維女性保健內衣面料及合體內衣的研究與開發(fā)”項目榮獲針織內衣創(chuàng)新貢獻獎。
會議由高勇副會長主持,中國紡織工業(yè)協會主要領導到會,杜鈺洲會長作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年度報告,并對“十二五”期間,企業(yè)在科技進步中進一步發(fā)揮主導作用、高等教育中進一步強化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程能力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本年度東華大學共有14個項目獲得科學技術獎,一個項目獲得針織內衣創(chuàng)新貢獻獎,若干教學成果獲獎。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有:
序號 項目名稱 負責人 獲獎等級 所屬學院 單位排名
1 千噸規(guī)模T300級原絲及碳 潘 鼎 一等 材料學院 2
纖維國產化關鍵技術
與裝備
2 活性染色高效短流程皂洗 朱 泉 二等 化工學院 1
技術開發(fā)與產業(yè)化
3 全自動噴絲板檢測儀 楊崇倡 二等 機械學院 1
4 納米復合功能材料及其 朱美芳 二等 材料學院 1
纖維制備關鍵技術
5 《紡織工業(yè)節(jié)能減排與 奚旦立 二等 環(huán)境學院 1
清潔生產審核》
6 瓶片再生高強PET短纖維 趙炯心 二等 材料學院 2
成套設備和工藝技術
7 配位自組裝高分子負載型 王 煒 二等 化工學院 2
鈀活化導電布制備技術及
產業(yè)化
8 毛用漿料研制與天然抗菌 王 璐 二等 紡織學院 2
劑開發(fā)的關鍵技術及其在
精紡毛織物上的產業(yè)化
應用
9 差別化纖維面料精細化 趙 濤 二等 化工學院 3
印花技術及其產品應用
開發(fā)
10 聚四氟乙烯短纖維濾料 沈恒根 三等 環(huán)境學院 1
系列產品國產化
11 用于混凝土增強的 王依民 三等 材料學院 1
CaCO3/PP復合纖維制備
及其應用
12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王府梅 三等 紡織學院 2
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之
《紡織服裝商品學》
13 超細非織造精細過濾 黃秀寶 三等 紡織學院 2
材料制備過程模擬與
實驗研究
14 純棉紗線冷軋堆染色 蔡再生 三等 化工學院 2
技術與裝備
服裝學院王建萍老師申報的“珍珠纖維女性保健內衣面料及合體內衣的研究與開發(fā)”項目榮獲針織內衣創(chuàng)新貢獻獎。
會議由高勇副會長主持,中國紡織工業(yè)協會主要領導到會,杜鈺洲會長作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年度報告,并對“十二五”期間,企業(yè)在科技進步中進一步發(fā)揮主導作用、高等教育中進一步強化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程能力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 | 趙東元、吳一弦、朱美芳、楊槐等獲獎 2021-11-03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 王琪院士等獲獎 2020-11-04
- 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示 | 趙東元、吳一弦、楊槐、黃險波、劉雪強等上榜 2020-08-04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團隊:外泌體包裹的響應性樹狀大分子納米凝膠可實現急性肺損傷的免疫調節(jié)和抗氧化聯合治療 2025-05-15
- 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團隊 Macromolecules:溫度-應力耦合作用下纖維鏈取向與晶體結構的多尺度演變 2025-05-13
- 東華大學王宏志/EMPA趙善宇 AFM:自適應溫度響應的纖維諧振器超面料 - 實現零能耗熱管理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