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名推薦201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候選人的通知
2011-01-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本著愛祖國、愛科學、愛人才的高尚情操,胸懷“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中國的獎勵基金,獎勵中國的杰出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愿景,共同創建的香港社會公益基金。自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成立以來,何梁何利基金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選原則,共評選產生17屆科學與技術獎得主901人。其中:28位杰出科學家榮獲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782位優秀科技人員榮獲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91位優秀科技創新人才榮獲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基金鼓勵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同時,基金以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力的評選結果,得到內地和香港各界的肯定和好評,國際影響也與日俱增。在此,我們對熱心支持這項工作的各提名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根據基金評選辦法,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提名人由我國各學科領域和行業的著名專家、學者和高級管理人員組成。2011年度獎項提名推薦定于第一季度進行。請認真閱讀本通知及所附的詳細要求開展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名要求
(一)提名個數:請根據基金評選條件和標準,按照收到的紙質文件規定,提名相應個數的候選人。
(二)提名獎種:根據評選章程,基金設立“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提名人可對其中兩項:“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候選人提名。請您在《推薦書》“獎項建議”欄目中,就被提名人適合的獎項提出建議,供評選委員會辦公室送審時參考。
(三)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中的“青年創新獎”授予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科技人員,即被提名人出生日期應于1966年3月31日后。
(四)請按照“《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推薦書》(以下簡稱《推薦書》)”填寫說明要求填寫推薦書。經形式審查不合格的將不予受理。
(五)根據《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第38條規定,凡涉及國防、國家安全領域保密項目的完成人,不得參加提名和評審;國防、國家安全領域不保密或已解密項目的完成人,可以被提名參加評選,但應出具相當于省、軍級單位的保密審查證明。
(六)何梁何利基金全部資金為專用于獎勵國內優秀科技工作者的社會公共財產。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選原則是基金提名和評選工作的生命線。請認真閱讀《推薦書》中第5頁“提名人聲明”,堅持科學精神,秉持職業操守,對推薦的被提名人情況介紹做到客觀、真實、公正。
二、報送材料要求
(一)請于何梁何利門戶網站(/)下載推薦系統軟件,認真閱讀系統說明書后,按要求填寫被提名人信息。
(二)請將推薦系統軟件生成的上報數據文件(hnf后綴文件)和推薦書word文件刻錄成VCD光盤,數據文件名及后綴名稱請勿刪改。
(三)打印word版推薦書、填寫帶紅章的《推薦書》封面(見郵寄的紙質件),將二者裝訂成冊作為書面材料原件。
(四)請將電子數據光盤及書面材料原件各1份,于2011年3月31日(以寄出郵戳為準)前一并寄送我辦。
三、咨詢電話
業務咨詢:68598017,68570253(評選委員會辦公室)
技術咨詢:68983079,68983179轉602(推薦系統系統開發方)
三、郵寄地址
郵寄地址:北京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489、557房間)
郵政編碼:100045
接 收 人:何梁何利評選委員會辦公室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 王琪院士等獲獎 2020-11-04
- 2018何梁何利基金獎揭曉:56人獲獎 2018-11-07
- 清華大學張希院士榮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6-10-24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 | 趙東元、吳一弦、朱美芳、楊槐等獲獎 2021-11-03
- 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示 | 趙東元、吳一弦、楊槐、黃險波、劉雪強等上榜 2020-08-04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名單公示 2020-03-25
- 教育部將擬推薦申報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的15項項目予以公示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