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涂層冠脈支架”榮獲上海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1-07-12 來源:中國紡織報
近期,201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領銜的課題組歷經10多年科技攻關研制的“可降解涂層新型冠脈支架”榮獲技術發明一等獎。
可降解涂層新型冠脈支架由于優良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自2005年上市以來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25%,在全國超過900家醫療機構獲得臨床應用,平均每年超過8萬例冠心病患者獲益。該產品顯著降低了支架價格,解決了進口支架高價位問題,每年為患者節約醫療費用12億元。這種支架已出口俄羅斯、印度、新加坡等多國,近三年為國家創匯525萬美元。
據介紹,此產品具有三項核心技術,一是支架涂層材料可降解技術。研究初期,研究人員試圖從數十種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找到一種可降解新型涂層材料作為藥物載體。最終,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性能和毒性安全性良好的聚乳酸類材料。作為本發明的核心技術,聚乳酸類材料在人體內組織液及生物酶的作用下發生水解反應,分子鏈逐級斷裂,最終降解為乳酸,經人體代謝排出體外。材料在體內降解的同時,實現了藥物的逐步穩定釋放。
二是采用了非對稱性涂層技術,即僅在支架與血管壁接觸側均勻涂布藥物載體,確保支架血管壁側藥物的集中釋放。在實現抗狹窄效果得以優化的同時,解決了傳統冠脈支架內皮化延遲的問題,消除了傳統冠脈支架狹窄和血栓形成這對矛盾體的此消彼長,達到了臨床效果最大化。
三是支架和藥物載體間“無介”涂層工藝。冠脈藥物支架由支架與藥物涂層兩部分組成。目前國內外市場上的藥物支架為保證藥物涂層與支架間有良好的附著力,多采用在金屬支架外表面包裹一層高分子化合物。此化合物不可降解,盡管提高了結合力,但是無法避免金屬支架以外材料的體內殘留問題。本項發明采用先進的金屬材料表面物理處理技術,確保金屬支架與涂層材料的直接黏合。這種“無介”涂層工藝克服了傳統黏合工藝操作繁瑣、耗時長、成本高等缺陷,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真正實現了支架以外輔助材料的完全生物降解。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蘇大李剛、附一院李峰和附四院沈罡 IJBM: 兼具抗菌和抗狹窄功能的載藥可降解輸尿管支架 2025-06-29
- UCLA賀曦敏/燕山大學秦志輝、焦體峰 Adv. Mater.: 具有優異機械性能和耐久性的完全可降解蛋白質凝膠-氫鍵供體的調控 2025-06-27
- 天津大學汪懷遠教授團隊 AFM:持久的雙疏自潔減反涂層賦予玻璃99.5%的超高透射率 2025-07-08
- 中山大學顧林課題組 CEJ:利用熒光猝滅實現環氧防腐涂層中石墨烯宏觀分散的可視化與定量評估 2025-07-08
- 西南大學康燕堂/徐立群/徐琨 Adv. Mater.:空心普魯士藍納米框架仿生增強梯度抗菌涂層 2025-07-01
- 撥開“烏云” :復旦大學丁建東教授與合作團隊在金屬-高分子復合型可降解冠脈支架研發以及血液接觸性材料安全性評價領域取得進展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