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多孔吸附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1-07-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超疏水的微孔共軛高分子及其選擇性吸附、分離性能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1T4組鄧偉僑研究員與蘭州理工大學李安副教授合作,開發出具有超疏水的特性的共軛微孔高分子吸附材料,能用于水體中非極性有機溶劑和油的選擇性吸附與分離。該成果發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 4, 2062–2065)上。此項進展是鄧偉僑研究員與其合作者在前期共軛微孔高分子吸附材料研究(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3330-3333)基礎之上的又一次突破。
超疏水表面一般是指與水的接觸角大于150度的表面,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疏水特性,因此在制備防霧、防水以及自清潔涂層方面具有較高的商業應用價值,近年來此項研究也引起了國際學者濃厚的學術研究興趣。
雖然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較為廣泛,但是不用進行任何表面改性而通過簡單合成得到超疏水材料的相關進展很少。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首次報導了該類材料優異的表面超疏水性,結合其大的比表面積和良好的孔性能,此類材料對水體中的非極性(弱極性)有機溶劑和油顯示出優異的選擇性吸附和分離能力;由于其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該類材料對極性溶劑也表現出良好的吸附能力。而且,通過簡單的手段,摻雜超疏水的微孔共軛高分子到多孔材料(如海綿等)就可以制備具有選擇性吸附能力的疏水性吸附材料。
目前,全球范圍內對于大規模、突然性的油體污染還沒有特別有效的處理辦法。因而該成果將在大規模的水處理、原油泄露以及有機污染物分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大連化物所卿光焱團隊《ACS Nano》:突破性“限域自組裝”技術打造智能響應纖維素光子細絲 2025-02-14
- 大連化物所卿光焱/武漢紡大張福生 Mater. Today:高度耐用的纖維素光子水凝膠具有可重構性和機械變色性 2025-02-06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卿光焱/武漢紡大張福生 Mater. Horiz. : 協同變色和導電的纖維素納米晶光子貼片 2024-11-07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 AFM:維生素C二次摻雜導電聚合物 2025-05-07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 Trends Chem.:大分子界面穩定鋅負極 2025-04-15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團隊 Nat. Commun.:肝素摻雜導電聚合物 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