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獨立 校領導全部退出
2011-09-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讓人說話,天不會塌下來
7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本來不想當復旦大學第六屆學術委員會的主任。
在上一屆的學術委員會中,她就曾從副主任的位置上主動請辭。在那個“十年沒開過兩次會”的學術委員會中,10年前制訂的《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中規定的許多條例都從未履行過。
比如“每年至少召開二次全體會議”,結果從2001年6月成立到2010年底的10年中,總共只開了兩次會,其中一次是去年10月的委員換屆會議;還有“校學術委員會每屆任期四年”,可在當時,許多委員都已任職10年,很多教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學校的學術委員會成員。
聞玉梅最終同意走馬上任,是因為聽說這次自己是被真正“民主選舉”出來的;而且,她覺得“這次的學術委員會可能真的要發揮學術上的作用,而不是一個掛名的”。
“有些學校的院士認為我們拋開行政是做不好的,他們以為我們就是獨立門戶,自搞一套,有些事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做得怎么樣。我覺得我們先要做給大家看!甭動衩氛f,“我認為讓人說話,天不會塌下來!
不一定選院長,也許他選書記,也許他選院士
2010年12月2日,復旦大學第五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原校長王生洪召開了校學術委員會全體會議,會議應到52人,實到只有21人,相當一部分委員由于退休、調離和其他原因缺席。會上決定成立學術委員會章程修訂起草小組。
2011年6月24日,新的《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以下簡稱新章程)獲得通過。其中,第三章第十一條規定,學術委員會的委員,依照民主、公開、自愿原則,由民主選舉產生。委員會正、副主任由當選委員投票產生。
新一屆委員會的委員名額為43人,比第五屆減少11名,這43個委員如何產生?換屆工作小組想了很多民主選舉的辦法,學術委員會前任副主任王迅將最終的方式稱之為“準無記名”投票:首先,將各學部中的委員名額分配到所屬院、系、所和附屬醫院等基層單位,名額分配由各學部中的第五屆委員協商確定;其次,各基層單位根據名額按各自的具體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如全體教授或全體教師中,以無記名差額選舉的方式選出委員;然后,由換屆工作小組組長出面,組織各學部選舉組長和副組長。
作為醫學部組長的聞玉梅就這樣當選為學術委員會主任。
“沒有規定一定是什么人,只要大家覺得他夠資格做學術委員就行,所以不一定選院長,也許他選書記,也許他選院士。”聞玉梅說。過去,章程給成員身份劃了等第,比如同樣是教授,但有院士、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江學者等區別;而新章程里,當選條件只有一個,即現在在教學和科研崗位的人員都可以參加學術委員會成員的評選。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復旦大學崔繼齋青年研究員 Adv. Mater.:一種具有超快響應和大彎曲角度的光波導微型驅動器 2025-02-20
- 江蘇省柔性電子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2019-12-18
- 浙江大學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杭州圓滿召開 2019-01-04
- 西安市新能源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順利舉辦 2018-12-14
- 天大封偉教授團隊 Nano Today:構筑固液獨立雙重網絡通道以實現動態目標的自主熱管理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