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8日,第三屆智能材料與納米技術國際會議(SMN2011)在深圳市召開。此次會議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主辦,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等9家單位協辦,是亞太地區智能材料與納米技術的一次重要國際學術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與前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NSF)力學和材料學部主任、美國實驗力學學會(SEM)、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會士張建平教授擔任大會榮譽主席。哈工大航天學院冷勁松教授擔任大會主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尤瑟夫•巴考恩(音譯)博士,韓國高等科技院(KAIST)殷•力(音譯)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呂堅教授擔任大會副主席。來自中國、美、英、德、法、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亞、印度、日、韓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會議圍繞“智能材料與納米技術”這一主題展開,分為32個分會場,并邀請31位知名學者做了精彩的分會特邀報告。會議對智能材料及其應用方面的研究進展和成果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內容涵蓋形狀記憶合金和形狀記憶聚合物、電致活性聚合物、壓電材料、電(磁)流變材料、電(磁)致伸縮材料、光纖傳感器、微機電系統傳感器以及智能材料與納米技術在可變形結構、航空航天結構、復合材料結構、建筑結構、柔性機器人系統、振動的主動控制等方面的應用。會議期間討論和展示的260篇文章是從450多篇投稿中挑選出來的,充分反映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進展。為了對年輕學者的優秀工作予以肯定和鼓勵,經大會學術委員會討論從參選學生論文中,評選出兩個優秀學生論文獎。本次會議文章將由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出版,EI全文收錄。
會議期間,美國無損檢測學會(ASNT)會士、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會士尤瑟夫•巴考恩(音譯)博士,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士、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唐納德•里歐(音譯)教授,新西蘭化學會(NZIC)會士、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大衛•奧菲斯(音譯)教授,澳大利亞工程師學會會士(FIEA)、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劉建德教授,韓國國家科學技術院(KAST)及國家工程院(KNAE)兩院院士殷•力(音譯)教授,美國實驗力學學會(SEM)會士、香港城市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呂堅教授,中國力學學會(CSTAM)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工學院副院長方岱寧教授以及張建平教授等8位知名學者分別為大會做特邀報告。
本次會議促進了國內外智能材料與納米技術方面的交流,為該領域的與會學者搭建了一個較好的學術交流平臺。經大會學術委員會討論決定,第四屆國際智能材料與納米技術國際會議(SMN2013)初步定于2013年7月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舉行。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加州理工學院團隊 Science 封面文章:PAM - 宏觀尺度的“高分子”,助力設計新型智能材料 2025-01-17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Adv. Funct. Mater.》:剪切變硬膠基智能材料仿生設計策略助力可變剛度半主動個人防護 2024-10-26
- 上海交大龐燕/李瑾/林明/范先群《Adv. Sci.》:納米技術在治療眼表化學性損傷方面的研究進展 2025-01-07
- Daniel Siegwart/董一洲/陶偉教授 Nature Reviews:基于納米技術的mRNA疫苗 2023-09-08
- 饒浪/陳小元/黃鵬 ACS Nano:生物材料助力免疫檢查點治療 2023-02-12
- 第一屆簇發光國際會議將于2021年8月10日在浙江海寧召開 | 主席:唐本忠 執行主席:張興宏、孫景志 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