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啟動世界最大的研究用高壓釜
2012-10-15 來源:科技部
德國航天航空中心于2012年8月22日,在科研界、經濟界、政界代表的現場參與下,正式啟用了名為BALU (Biggest Autoclave Laboratory Unit) 的巨型研究用高壓釜。該設備長20米,直徑近6米,目前為世界最大。德國航天航空中心今后將用它來硬化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飛機部件。
高壓釜是一個壓力密封烘箱,用于在真空狀態下固化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碳纖維增強塑料被視作未來的飛機制造材料,因為它比沿用至今的鋁更輕,可降低污染,減少重量與成本。在德國航天航空中心的Stade基地啟用的高壓釜可以容納整個翅片,可用一個燃燒過程固化較大的部件。該中心的纖維復合材料輕質結構與自適應系統研究所所長Kuehn強調,BALU同時也是探索纖維復合材料新技術的平臺;借助產業范疇的示范部件,此設備可用于研究及測試飛機部件制造領域中的新技術。按照真實的高壓釜,科學家們還在計算機中開發出了相應的模型。“虛擬高壓釜”可以做其“真實兄弟”做不到的事情:預見將會發生的事。借助 Masterbox,一種虛擬大腦,高壓釜可以參考數據庫中積累的數據,得出傳感器不可提供的數據結論。被顯示的是模擬的整個過程,借此科學家們可以知道之后在高壓釜中將發生什么情況,比如了解處于爐管中的部件是否已經提前完成,或是有質量缺陷,以便提前結束烘烤過程,這也有益于節省時間與能量。
德國航天航空中心的董事會主席稱,研究用高壓釜的運行再次顯示了基礎研究與應用之間的關系;碳纖維增強塑料的研究并沒有止步于實驗室,而是在工業范疇中獲得成功。碳纖維復合材料輕型結構可為資源節約型交通流動做出顯著貢獻,且不僅限于航空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德國德累斯頓工大章奕欣教授課題組《Chem. Mater.》: 用肽-脂-多糖構建的模塊化雙親性自組裝水凝膠 2021-03-31
-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Andrij Pich教授團隊:pH/酶雙響應可降解生物雜化多糖微凝膠用于抗生素的遞送 2020-12-04
- 蘇州大學董彬教授與德國馬普智能所Metin Sitti教授合作《Nat. Commun.》:可在空氣中高速驅動的水凝膠致動器 2020-09-18
- 天大汪懷遠教授團隊 Carbon:量子點改性填料與改性碳纖維協同構筑新型雙向高導熱CFRP復合材料 2025-06-18
- 北化賈曉龍/楊小平團隊、南昆大王浩團隊 Compos. Part B ?匮C述:電磁技術在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造中的應用 2025-02-21
- 東華大學陳志鋼教授團隊 AFM: 仿生設計碳纖維/二氧化鈦@聚吡咯光熱-電熱織物用于全天候海水蒸發 2025-02-15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