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聚合物刷制備與應用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3-02-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表/界面課題組在聚合物刷組裝體的構筑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催化劑在限域空間的擴散實現了在非導電基底上電化學誘導的表面引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研究工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3, 135, 1708–1710)。
表面引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聚合物刷組裝體制備主要方法,但一直存在幾個突出問題:聚合物刷增長可控性差;反應需要惰性氣體保護;大量單體溶液浪費等。該小組首次實現了在導電基底(金)上電化學誘導表面引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SI-eATRP)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5092-5095),解決了反應需要惰性氣氛保護和單體浪費的問題,反應可以在空氣中進行、單體溶液可多次重復利用,并且實現了表面引發ATRP聚合過程的原位跟蹤(Macromol. Rapid Commun. 2013, 34, 246-250)。但是該方法在非導電基底上的應用受到限制,同時聚合反應的可控性不理想。
發表于JACS的工作,首先在鉑電極表面由電化學還原CuIIL產生CuI/L催化劑,CuI/L擴散至放置于電極對面小于500微米距離的引發劑修飾的基底,進而引發ATRP聚合,在兩個電極之間形成了穩定的[CuIIL]/[CuIL]梯度,利用CuIIL 對自由基的去活化作用,反應可控性明顯提高;表面引發聚合可在任意ATRP引發劑修飾的基底上進行,通過調節外加電位和電極之間的距離可以控制聚合物刷的 生長動力學。當基底和電極以一定傾角放置時,由于沿基底軸向每點具有不同的反應動力學,因此可一步制備連續梯度聚合物刷。
聚合物刷作為一種典型的軟物質界面材料,在材料的表面潤濕粘附調控、潤滑、生物相容性、抗蛋白粘附與防生物污染(Chem. Soc. Rev., 2011, 40, 4244-4258)等多個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利用可控表面引發自由基聚合制備厚度、成分和結構均可控聚合物刷,有著重要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應用研究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浙江大學黃寧研究員 Angew:三維共價有機框架的結構調控及其在高效光氧化還原催化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中的應用 2025-02-14
- 浙江大學王立教授/俞豪杰教授團隊 Mater. Horiz.: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氮氧自由基造影劑的研究進展 2025-02-09
- GTRP的帽子戲法 - 上海交大朱晨教授 Angew:通過官能團遷移自由基聚合制備可降解和序列可控的脂肪族聚砜 2025-02-07
- 四川大學王云兵/傅代華團隊 ACS Nano:開發原位釋放H2S支架涂層 - 顯著提升血管修復效果 2025-04-09
- 陜科大羅曉民/劉新華 Chem. Mater.:一種抗微生物聚合物刷涂層 - 用于制造高性能、耐用、自消毒和可回收的口罩 2023-10-31
- 天工大陳莉/何洋團隊 Biomacromolecules和 J. Membr. Sci.:超支化聚合物刷的鏈體積重疊度及防污性能 2022-11-21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