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教育和衛生事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計劃也叫“985工程”,是在1998 年5月4號,在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的大會上,江澤民同志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需要有若干所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之后,就啟動了支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工程,簡稱“985工程”。
當時,先支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后來又有7所大學,后來到34所高校。這34所高校,我想在1998年的時候,每個學校科研經費校均1個億,非常低,到了2007年達到7個億,有的學校已經達到12個億,而校均科研經費達到12個億的水平相當于美國AAU(美國大學聯合會)所屬高校的校均水平,相當于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的校均水平,所以這個支持力度是相當大的。
顯著成績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自主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產生出了一大批具有國家標志的科研成果;比如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自然科學一等獎,很大比例的獲獎者都是“985”高校的教授學者。這些大學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成效顯著,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重大的科研任務。比如國家重點實驗室的50%、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委托單位50%,都是“985”高校。第三,匯聚了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中青年學者,也促進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繁榮。
學科建設有了重大突破,我想再強調一點,比如以SCI文章,SCI文章在1998年這些大學校均200篇,所有學校加起來只比哈佛大學多一點點。到了2007年,這些學校的校均1000篇,增加了5倍,而一些學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達到校均2300多篇。這個就略高于澳大利亞八校聯盟,比如墨爾本大學,他們是2200篇,我們是2300篇,略低于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這些學校大概是2700多篇。當然,在“985”高校的建設當中,道路還很遠,還有很多困難,還有很多薄弱學科,需要加強建設。教育部提出以創新機制、突出改革、加快建設、早出成果,作為下一步985工程建設指導思想繼續加大對這些學校的支持。謝謝!
- 985、211工程高校去向終于有了定論:繼續支持 2015-03-10
- 教育部:不存在廢除211、985工程情況 2014-11-14
- 29所“985工程”高校聯合簽署全國首份研究生科研誠信公約 2014-06-10
- 2019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授獎項目公布 2019-12-25
- 2018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 | 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轉化業績 2019-03-03
- 高校科研人員發表論文該不該發獎金? 2017-09-07
- 郝平:培養創新人才應作為大學重要職責 20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