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市話語權位于OPEC等中東國家手中
目前全球56%的儲量位于中東,不同的國家儲采比差異較大,產量控制能力集中在沙特等OPEC國家,地區差異性較明顯。從圖十二可以看出,中東 地區沙特 、伊朗、伊拉克及科威特具有較高的儲量及開采年限,全球常規原油供應增長主要依賴這些國家。雖然加拿大儲量也位于較高的位置,但油砂的開采成本較大,目前的原油價格使得這些資源投資效益不佳。
圖十四:全球原油儲量分布及主要出口國儲采比

全球原油儲量分布及主要出口國儲采比圖。(資料來源: BP2008世界能源統計,中信建投期貨)

全球原油儲量分布及主要出口國儲采比走勢圖。(資料來源: BP2008世界能源統計,中信建投期貨)
主要產油區最高生產成本25美元/桶左右
原油生產成本由勘探成本、開發成本和生產維護成本三部分組成。勘探成本包括地質和地球物理的勘察和打井,開發和維護成本包括開發油井設施建設費用的攤銷、油田作業費用及輸送費用、新技術的投入費用等。這三部分成本的相對重要性在不同油田之間差別很大。據估計勘探成本占總成本的10%~20%,開發成本約占40%~60%,生產成本約占總成本的20%~50%。
生產成本對原油價格沒有影響,但影響生產者的產量決策和投資計劃,從而對市場供應產生影響。
由于原油的產地、埋藏條件、化學和物理性質及開采方法和技術的不同,全球各個地區所產的原油成本差異很大。中東石油生產成本一般為每桶0.5~5美元,非洲為3~10美元,美國為10~15美元(阿拉斯加是10~20美元),英國北海是10~25美元。由于受級差地租法則影響,全球原油價格一般向高成本的價格及替代能源價格看齊,如加拿大油砂開發成本200美元,即全球原油價格不是依低成本的生產區來決定,而是由高成本生產區決定。
到目前為止,全球自然條件優越的石油資源幾乎全部都已開發。現在要想找到新的資源,只能向自然條件越來越惡劣的地區轉移,如深海、極地和沙漠深處。同時,在傳統區,為了維持或者提高產量,不得不采取強化措施。因此,不管是新油田還是老油田,生產成本都呈上升趨勢。另外,石油工業本身就是一種成本遞增性行業,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在生產上的應用中或許在部分領域內降低生產成本,而在大部分領域則是使成本加大。隨著開發和生產條件困難增加,原油邊際成本總是不斷上升,因此原油價格下限也在上升。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