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簡介
導師簡介:
鄧海博士,國家千人特聘專家,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活性自由基聚合和活性陽離子聚合的先驅者Sawamoto教授,曾在美國Akron大學高分子系、加州伯克利大學化學系深造,關于立體可控聚合的研究成果收錄在美國的教科書中。此外,鄧教授擁有豐富的產業經驗,特別是乳液聚合、半導體光刻材料的研發經驗。曾任美國羅門哈斯公司(現為陶氏化學公司)高級研究員、美國英特爾公司材料部門高級主管,東京應用化學公司Fellow。
主要研究領域有:
主攻下一代半導體制程用的光刻材料,特別是10 nm以下分辨率材料的設計合成及應用。課題組受到國家及企業的大力支持,研究經費充足,擁有完善的光刻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測試平臺。目前已經攻克了5 nm~ 10 nm高分辨率的聚合物納米材料。
課題組主頁: http://www.polymer.fudan.edu.cn/polymer/research/denghai/
課題背景簡介
半導體制造中最關鍵的材料是光刻膠,有多高分辨率的光刻膠就能造出多小的器件。過去的50年內,半導體產業一直沿著Moore’s law前行。Intel、臺積電和三星微電子都已進入了7 nm分辨率的EUV光刻工藝,并將很快進行量產。面對半導體芯片領域向更小、更快和更高密度方向發展的趨勢,下一代 10~5 nm 半導體制程的光刻技術和材料已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研發熱點。
目前國內的半導體工藝研發也進入了14 nm制程,國內只能量產低端的i-線光刻材料(國外30年前的產品),國內的高端光刻膠產業幾乎處于空白狀態,所有的90 nm~ 14 nm制程用的光刻材料完全依靠日本進口。
下一代10 nm及以下半導體制造所需的EUVL和DSA光刻材料,目前被美國和日本企業所壟斷。為了不再受制于人,我國急需研發探索10納米以下的下一代光刻材料來打破了技術壁壘,實現彎道超車。目前本組已研發出世界上最快速自組裝的、5 nm超高分辨率的DSA材料,該成果已發表在SPIE(美國光電協會)等國際會議上,受到廣泛好評。為了更好地保護本組知識產權,目前已申請了若干中國及美國專利,相關論文正在整理之中。
招聘基本要求
由于科研工作需要,本課題組招聘博士后研究員1~2名,進行10納米以下的下一代光刻材料的研究,具體要求如下:
1、金屬有機背景,熟悉烯烴聚合、茂金屬催化聚合的博士或有相關合成研究工作經驗的博士(應屆的或者有工作經驗的)。
2、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能快速查閱外文文獻,已發表過相關領域英文論文。
3、需要具有一定的指導學生的能力。將會帶領在讀的碩士、博士生進行項目攻關,身體力行地帶領團隊研發出新型的高分辨率DSA或含金屬EUV光刻材料。
4. 性格開朗,有個人魅力。最好是體育愛好者。
職業規劃方向
本課題組與國內外的知名企業有廣泛的合作,可以為候選人提供未來事業發展的支持,可以優先推薦給陶氏化學、上海新陽半導體、中芯國際等公司。
個人待遇
課題組為入選者提供優越的科研條件和穩定的支持,按照復旦大學有關博士后的規定提供相應個人待遇,課題組根據研究進展和貢獻給予補貼,年薪18萬起。住房:復旦大學根據申請者要求,提供學校附近一室或二室住房,租金約為市場價格一半。
應聘申請材料
請應聘者將申請材料(簡歷和代表論文全文)發至haideng@fudan.edu.cn。
招聘時間
申請時間為2018年9~11月。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復旦大學崔繼齋青年研究員 Adv. Mater.:一種具有超快響應和大彎曲角度的光波導微型驅動器 2025-02-20
- 重慶理工王凱悌/楊朝龍、南洋理工趙彥利《Adv. Mater.》:環烯烴聚合物多重剛性作用實現水/高溫等惡劣環境下的磷光發射 2025-01-30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簡忠保研究員課題組 Angew:水相配位共聚制備極性聚烯烴 2024-04-01
- 中國科學院大學王洋課題組 Macromolecules:高性能單苯氧亞胺IVB族三烷基烯烴聚合催化劑 2024-03-19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