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目前已被視為癌癥治療的希望所在,腫瘤免疫治療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腫瘤免疫治療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特別是大部分實體腫瘤對免疫治療的響應率異常低下。免疫治療效果不足的原因錯綜復雜,而腫瘤缺乏免疫原性和隨后的抗腫瘤免疫激活不足是一個關鍵原因,也就是“冷腫瘤”與“熱腫瘤”的問題。
近日,中山大學帥心濤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朱康順教授以及韓世松副研究員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撰寫了長篇綜述文章,就腫瘤免疫原性對免疫治療的關鍵作用及其增強策略進行介紹,并著重總結了采用納米藥物手段增強腫瘤免疫原性,進而提高腫瘤免疫治療效果的策略和研究進展。
圖1. 提高腫瘤免疫原性的方法策略。
在該論文中作者首先介紹了腫瘤免疫原性(tumor immunogenicity)的角色和來源,其與當下熱門定義“冷腫瘤”、“熱腫瘤”息息相關,高效的免疫治療往往需要“熱腫瘤”,也就是高免疫原性的腫瘤及其微環境。因此,為了實現更好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需要將免疫原性低的“冷”腫瘤轉化為“熱”腫瘤。進一步地,作者介紹了提高腫瘤免疫原性的多種策略,而且把他們歸結為了兩類:一類是引入外源的免疫原性物質,主要指腫瘤疫苗;第二類是在腫瘤部位原位產生抗原,包括放療、化療、光動力療法(PDT)、光熱療法(PTT)等多種方式,這些既是腫瘤治療方式,又能誘導腫瘤細胞的免疫原性死亡(ICD),產生腫瘤抗原,提高腫瘤免疫原性并激發腫瘤免疫響應。如圖1。
隨后,作者重點介紹了提高腫瘤免疫原性的納米藥物設計策略和最新研究進展。具體地,這部分按照腫瘤納米疫苗、化療相關納米藥物、放療相關納米藥物、光動力光熱治療相關納米藥物、其它納米藥物以及多種治療方式聯用的納米藥物的順序,依次介紹了各種納米藥物提高腫瘤免疫原性的設計策略,分析了其增強腫瘤免疫治療的方法、原理和最終治療效果。全文最后,作者對腫瘤免疫治療納米藥物領域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重要參考性意見。
相關論文以“Nanomedicine-Boosting Tumor Immunogenicity for Enhanced Immunotherapy”為題近期在線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1, 2011171,論文第一作者為博士生黃婧,廣州醫科大學楊斌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中山大學帥心濤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朱康順教授、以及韓世松副研究員,本論文同時得到香港中文大學邊黎明教授和Dexter Wong助理教授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11171
下載:Nanomedicine-Boosting Tumor Immunogenicity for Enhanced Immunotherapy
- 武漢大學張先正教授團隊《Nano Lett.》:微藻基“活”凝膠瘤內光合作用增強腫瘤饑餓/免疫療法 2024-03-16
- 仰大勇教授課題組 Angew:智能DNA水凝膠用于黑色素瘤免疫與光動力協同治療 2024-02-23
- 川大高會樂/曹俊 Adv. Sci.綜述:PD-L1在癌癥治療中的空間異質性表達行為 - 挑戰與機遇并存 2023-11-12
- 中科大王育才/蔣為團隊 Nat. Biomed. Eng.: 利用一氧化氮(NO)突破腫瘤血管基底膜屏障,增強納米藥物瘤內遞送 2025-05-03
- 川大李旭東/陳君澤、港城大譚超良團隊 Adv. Mater.: 多酚-氨基酸縮合物庫用于超高載藥量納米藥物的高通量連續流生產 2025-02-12
- 天工大高輝/李曉暉團隊 Acta Biomater.:二甲雙胍多功能納米藥物克服具核梭桿菌介導的結直腸癌化療耐藥與免疫抑制 2025-02-11
- 維生素C變身抗腫瘤“特洛伊木馬”!中科大李敏/王育才團隊 ACS Nano:揭秘VC如何“里應外合”擊潰腫瘤防線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