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光子光刻技術是用于三維(3D)納米加工的一項成熟技術。在激光束的焦點處,高場強下的非線性雙光子吸收驅動材料發生包括光聚合的光化學反應。而在光束路徑上的其他位置,由于光密度太低,不能實現有效的雙光子吸收,使得光誘導的聚合反應僅限于激光束的焦點處。此前的研究者在多孔基質如金屬-有機骨架(MOFs)和聚合物薄膜中進行的光誘導還原銀的工作表明,多孔材料可以作為復雜納米結構的三維支撐基底。多孔載體和雙光子光刻技術的結合可以創造出不能單獨存在的結構,實現復雜的功能。近日,汪騁教授團隊以水凝膠高分子型多孔材料為基底,用755nm飛秒脈沖激光,在高分子薄膜中聚合單體,形成多層圖案。由于光敏劑分子熒光被納米結構散射,打印的圖像可以在共聚焦顯微鏡下顯示。
圖1. 以聚合物薄膜為基底的三維打印示意圖
高分子薄膜是將2-(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DGMEMA)和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PEGDMA,Mn=550) 共聚形成的納米球通過溶劑蒸發自組裝而成。選擇4,4'',4''-三甲酸三苯胺(NTB)作為光敏劑,六氟磷酸二苯基碘鎓鹽(HIP)為引發劑,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TEGDVE)為雙光子聚合的單體。將薄膜浸入到前體溶液中,使聚合前體負載于膜中。然后,激光直寫技術將激光焦點聚焦于薄膜內部,實現雙光子聚合,在共聚焦熒光顯微鏡下可觀察三維打印的圖案。
圖2. a-c)在聚合物薄膜上打印不同的圖案(比例尺=100μm);d)在聚合物膜上進行兩層光刻:第一層是“苯”,第二層是“萘”
通過雙光子聚合可在薄膜內產生的不同圖案,例如“苯”結構和“廈門大學成立一百周年”的徽標等。與溶液中光刻相比,由于多孔材料的支撐與限制作用,不僅可以提高打印的分辨率,在薄膜內部還可以實現多層打印。
以上相關成果以“Two-photon induced polymerization in a porous polymer film to create multi-layer structures”為題發表于Chemical Communications。該研究工作主要由化學化工學院碩士生黃鎣、博士生張雨生、博士生蘇禹銘在汪騁教授的指導下完成。該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納米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39/D1CC01383A
- 中科大馮偉、港中大張立、馬普所Metin Sitti - PNAS Nexus: 場耦合雙光子聚合先進制造制備結構色微納器件 2025-05-21
- 《Adv. Funct. Mater.》:能量轉換型微機器人遞送神經細胞和遠程調控分化 2020-06-05
- 中科院理化所鄭美玲項目研究員和暨南大學段宣明教授合作:高效水溶性雙光子引發劑及水相聚合三維仿生水凝膠研究新進展 2019-01-24
- 浙江大學吳晶軍、方子正團隊 Adv. Mater.:3D打印超強韌可修復彈性體 2025-07-07
- 南理工/國科大杭高院王杰平、南理工易文斌等 Nat. Commun.:可消除光固化3D打印層紋的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研究 2025-07-03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武漢紡織大學于志財/何華玲團隊 Carbohyd. Polym.:海藻酸鹽基多功能多孔材料 - 可“火災預警”的智能保溫防護甲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