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嵌段共聚物可以有效地調控無機晶體的成核、生長、結構以及性能,在功能材料的設計制備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高分子納米顆粒反常內嵌無機單晶的突破為人們構建新型有機/無機復合材料提供了嶄新的策略(Y. Ning* and S. P. Armes*, Efficient occlusion of nanoparticles within inorganic single crystals, Acc. Chem. Res., 2020, 53, 1176?1186.)。如何結合上述兩個研究領域來構筑形貌、結構及性能可控的晶態復合功能材料是一個尚待探索的研究方向。
近日,暨南大學寧印教授聯合英國謝菲爾德大學Steven P. Armes教授通過RAFT聚合可控合成了一種水溶性的兩嵌段共聚物(S50-G49),該共聚物其中一個嵌段含有帶負電的硫酸根,另一嵌段含有電中性的羥基(見圖1)。利用該共聚物修飾得到的金納米顆粒(S50-G49-Au)作為粒子添加劑可有效地調控半導體氧化鋅的形貌和結構,得到一種新型的晶態復合材料(S50-G49-Au@ZnO),其在形狀上類似于中國傳統的民間游戲--“空竹”(見圖2)。作者系統闡釋了該“納米空竹”的合成策略及形成機理。更為重要的是,研究發現該“納米空竹”在可見光下具有優異的催化性能,可以高效地催化降解羅丹明B。
該工作的亮點在于:通過設計制備一種兩嵌段共聚物,將其一端“束縛”在金納米顆粒的表面,利用該嵌段共聚物既可以調控氧化鋅晶體的形貌,又可以驅動金納米顆粒內嵌氧化鋅,而且還可以極大提升氧化鋅的可見光催化性能,實現“一箭三雕”的目的。
圖2. “納米空竹”的表征:(a)SEM照片;(b)尺寸;(c)TEM照片,(d)電子衍射花樣
該工作以“Occlusion of Diblock Copolymer-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s Generates Diabolo-Shaped Au@ZnO Nanocomposite Crystal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雜志《Chem. Mater.》上。文章第一作者為暨南大學在讀研究生董迎香,通訊作者為寧印教授和Steven P. Armes教授。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央高校經費及某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的支持。目前寧印課題組需要招聘青年教師(暨大第四、五層次)、博士后以及科研助理若干,待遇從優,歡迎垂詢。Email: yinning@jnu.edu.cn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chemmater.2c00161
- 浙工大高從堦院士團隊 ACS Macro Lett.:可回收嵌段共聚物構建高穩定均孔膜 2024-03-20
- 中山大學黃漢初課題組 Angew:首例控制硫自由基的SRAFT聚合技術 2024-01-30
- 武漢大學蔡韜/上海交大莊小東/華東理工張斌 Angew:基于端基功能化共軛聚酞菁的近紅外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 2023-05-06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舟課題組 Nano Energy:界面誘導高壓電γ-甘氨酸可降解柔性薄膜 2023-12-30
- 山東農大劉峰教授團隊 ACS Nano:界面穿梭效應介導的界面聚合深度變化調控載藥微膠囊的應用性能 2023-10-09
- 東華大學洪楓教授團隊《Int. J. Biol. Macromol.》:彈性絲光化細菌納米纖維素/聚乙烯醇復合小口徑人工血管 2023-08-28
- 寧波大學徐玉賜教授課題組 Macromolecules: 兩嵌段共聚物在高分子溶劑中的“濕” 、“干”膠束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