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感染傷口常常因為活性氧的過度積累而導致愈合緩慢,具有抗菌和抗氧化雙重功能的多肽有望提高細菌性感染傷口的治療效果。然而,多肽分子的穩定性較差且容易被水解。針對該問題,同濟大學杜建忠教授團隊設計并合成了一種兼具抗菌和抗氧化功能的多肽Trp-Arg-Trp-Arg-Trp-Tyr (以下簡稱為WRWRWY),其在凍干后表現出了較好的儲存穩定性。多肽在使用時可直接溶于水中并噴涂到傷口處,同時在皮膚中酪氨酸酶的誘導氧化下,原位自組裝為類黑色素多肽納米顆粒(mWRWRWY nanoparticles)。這種多肽納米顆粒表現出了明顯增強的抗菌和抗氧化功能,提高了細菌性感染傷口的治療效果。具體研究思路如圖1所示。
圖1. 酶促自組裝多肽納米顆粒治療細菌性感染傷口的示意圖。
圖2. (A-B)多肽在氧化前和氧化后的最低抑菌濃度;(C)大腸桿菌與多肽納米顆粒共孵育后的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圖。
BABL/c小鼠皮膚中酪氨酸酶低表達,而C57BL/6J小鼠皮膚中酪氨酸酶過表達。如圖4所示,在動物實驗中,相比于對照組,經多肽納米顆粒治療的C57BL/6J小鼠的細菌性感染傷口在第10天可完全愈合。同時,感染傷口處第十天的活性氧水平也表現出了明顯的降低。因此,這種酶促自組裝多肽納米顆粒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并降低傷口處活性氧水平,促進細菌性感染傷口的愈合,為治療細菌性感染傷口提供了新策略。
圖4.(A-B)細菌性感染傷口的愈合效果圖;(C)感染傷口處第五天的細菌菌落圖;(D)感染傷口處第十天的活性氧水平結果圖。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214454
- 福州大學林子俺研究員團隊 AFM:一種具有自氧化特性的鄰位二羥基廣譜抗菌共價有機框架水凝膠用于促進糖尿病傷口愈合 2025-05-06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楊佼佼副研究員、韓波副主任醫師 ACS AMI:給光熱材料蓋上生物囊泡被褥從而提升敷料的抗菌性能 2025-05-06
- 陜科大王學川教授/黨旭崗副教授 JCIS:具有增強抗菌活性和防腐性能的多功能玉米淀粉基可持續食品包裝 2025-04-27
- 蘇州大學劉莊教授/張曉峰教授等 Adv. Mater.: 干眼癥治療新曙光 - 天然抗氧化酶納米滴眼液的創新之旅 2025-03-26
- 北林彭鋒教授團隊 Adv. Funct. Mater.:納米木質素香煙過濾嘴 2025-03-25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團隊 Nano Today:基于含磷樹狀大分子的藥物遞送系統協同增強自噬、抗炎和抗氧化治療阿爾茨海默癥 2025-02-11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 AFM:功能化聚-β-多肽組裝體抗耐藥真菌感染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