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傷口不僅會導致額外的長期治療費用,如果治療失敗,還會導致截肢甚至死亡。糖尿病傷口由于高活性氧微環境、反復感染和傷口敷料的結構形狀容易損壞而難以愈合。而且,早期識別感染或未愈合的傷口可以幫助及時調整治療。糖尿病傷口的常規治療包括清創術、傷口敷料和抗生素。然而,由于糖尿病傷口的復雜微環境,單一治療是無效的。水凝膠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與天然細胞外基質組成的相似性,在傷口修復領域越來越收到關注。因此,臨床上需要開發多功能水凝膠敷料來治療糖尿病傷口并監測傷口愈合狀態。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趙政研究員課題組將季銨鹽羧甲基殼聚糖(QCMCS)、氧化海藻酸鈉(OSA)與碳量子點(CQD)結合,通過進一步浸漬在單寧酸(TA)溶液中制備了一種pH響應的TA/QCMCS/OSA@CQD抗菌抗氧化自愈合水凝膠。在該水凝膠中,QCMCS與OSA形成第一重凝膠網絡,TA與QCMCS、OSA形成第二重凝膠網絡,CQD通過席夫堿鍵與QCMCS相連接,有效防止了CQD的突釋。此外,TA/QCMCS/OSA@CQD水凝膠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有利于快速清除糖尿病傷口多余的ROS,加速糖尿病傷口愈合。不僅如此,經該水凝膠處理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死亡率達到了99%。通過對不同pH(5~8)下水凝膠的熒光強度進行量化分析,擬合度達到了99%,這說明TA/QCMCS/OSA@CQD水凝膠能感知周圍的pH環境,并且能做出有效的反饋。
圖6.TA/QCMCS/OSA@CQD水凝膠對糖尿病小鼠全層傷口pH的實時監測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4.130741
- 四川大學李建樹教授/謝婧副研究員、大連理工孫文研究員 AFM:一種具有pH響應性和軟骨滲透能力的超分子納米顆粒治療骨關節炎 2025-04-30
-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楊江教授 JCR:可吸入式pH響應型電荷反轉聚合物-siRNA復合物用于ALK融合陽性肺癌靶向基因治療 2025-03-31
- 武漢紡織大學任學宏教授團隊 CEJ:具有pH響應轉換雙重酶活性的納米纖維用于抗菌及過氧化氫檢測 2025-02-18
- 西北師范大學王榮民、宋鵬飛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兼具抗菌和抗生物膜功能的攻防一體聚(季鏻鹽-冰片)抗菌材料 2025-07-06
- 北化徐福建/段順、北京口腔醫院孫玉潔團隊 Adv. Mater.:種植體表面化學結構調控細胞-細菌競爭性行為 2025-07-04
- 西南大學康燕堂/徐立群/徐琨 Adv. Mater.:空心普魯士藍納米框架仿生增強梯度抗菌涂層 2025-07-01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團隊:外泌體包裹的響應性樹狀大分子納米凝膠可實現急性肺損傷的免疫調節和抗氧化聯合治療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