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立憲”能否給力高教改革
2011-01-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權力失衡阻礙大學發展
從楊玉良的講述中不難發現,劃分和限定各種權力(包括校長的權力)將成為復旦“立憲”的重要內容。
“復旦大學起草大學章程,是‘985工程’大學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征程中的重要步驟,是大學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在陳武元看來,只要制定并落實好大學章程,就有可能解決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失衡的問題。
朱永新認為,大學有三個權力:學術權力、行政權力、市場權力。
“三者應該在高等教育內部得到有序的平衡。每個權力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高等教育才能和諧地發展。”朱永新說,“目前來說,行政權力太大,大到學術權力和市場權力難以為繼的地步,所以迫切需要調整三個權力的結構——相對削弱行政權力、壯大學術權力和市場權力。”
“復旦大學讓更多的教授進入學術委員會、讓更多的行政管理人員退出學術委員會,可以說是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分離的行動之一。”在朱永新看來,大學“去行政化”還需要許多其他行動。比如,大學校領導和院系領導在擔任領導人期間,不要評職稱、不要拿科研項目、不要拿各種獎勵,就是通常所說的“官不和民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比不參加學術委員會還要重要。學術委員會主要負責學校內部的事務,而利用學校內部資源去學校外部爭取個人利益更可怕”。
朱永新指出,復旦大學的改革會面臨一些“習慣性”障礙。“因為改革從根本上說是利益格局的調整,必然會有一部分人要交出權力,另一部分人會獲得權力,失去權力的肯定會不適應、不樂意”。不過朱永新認為這些問題通過制度建設自然可以解決。
陳武元則認為,大學在進行內部結構改革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資源如何科學、合理配置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應該根據責權對應的原則進行處理”。
陳武元提到權力與利益緊密相關,而利益沖突與距離成反比,距離越近,利益沖突越大。因此,“大學內部的‘橫向分權’比大學與教育主管部門的‘縱向分權’更難”。
“縱向分權更多是卸責。”何雪蓮舉例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鼓勵高校創收,鼓勵經費來源多樣化,實行高校屬地化,實行學費并軌,不再對學生統包統分,通過把經費、學生就業這樣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推向邊緣、基層和高校,政府下放的多是責任和危機,而保留的則是控制權。
“橫向分權更多是自裁,是實打實地喪失領地,行政資本和學術資本不再互搭梯子,學校官員不再通贏通吃,對學校官員來說,分權等于是自宮,難以下手。”何雪蓮表示,“問題在于,即使行政領導層主動自宮,長期形成的官本位文化,還要等上很久很久才會在心理層面消失,無論是學者還是官員,要花上很久的時間才能從官僚體制的洞穴中爬回到正常的軌跡。這是最大障礙。”
讓理想照進現實
在對外宣布復旦“立憲”時,楊玉良自稱是“一個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但同時又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大學需要理想的燈塔照亮現實的道路”。
朱永新表示贊同,他說:“僅僅當理想主義者是不夠的,校長應該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朱永新進一步解釋說,所謂“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一方面要“上天”,即意味著懷抱夢想、追求卓越永不放棄的沖動;另一方面要“入地”,懂得尊重中國的現實和學校的現實,不想入非非、好高騖遠,根據校情、國情來考慮問題。
“理想很重要,但是對于我國長期的教育文化、教育背景和教育關系還是要考量的,僅僅有理想是不夠的。”朱永新說。
那么,如何才能讓理想照進現實?
“復旦大學當前改革約束的是行政權力,突出的是學術權力,背后秉持的是學術自由的理念。”何雪蓮建議在大學內部結構治理方面再突出兩個理念。
一是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何雪蓮指出,對學術權力的強調無意之中遮蔽了另一個主體——學生的權利。國內高校在對外宣稱時,無非是宣傳業績(有多少博士點、重點學科、國家實驗室、精品課、科研經費、科研成果和獎勵),而國外高校宣傳的,卻是如何對學生用心(教學和課程資源的豐富,學校網絡和交通的便利,校園生活的多彩以及師生關系的融洽)。
“一所有作為的大學非常清楚,學生與教師同為大學榮耀之源,要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用心善待學生。”何雪蓮說。
二是經營大學的理念。
在何雪蓮看來,大學在當代,不僅僅是“知識的共同體”,而且還是“知識的經營體”。大學要有自我造血功能,大學校長要有經營意識。“在美國,校長這個職位本身是個籌錢的活”。
“經營大學在當代尤為重要,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光靠政府的投入已經‘喂’不飽大學,另一方面,政府‘包養’得越少,大學自主的空間就越大。”何雪蓮說,“世界一流大學都非常注意以卓越的品質和聲譽贏得社會的廣泛認同,獲取較高的科研經費、社會捐資及其他服務收入,提升教學和研究的活力和水準。目前國內正在探索的董事會或者理事會制度,正是體現了經營大學的理念。”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復旦大學崔繼齋青年研究員 Adv. Mater.:一種具有超快響應和大彎曲角度的光波導微型驅動器 2025-02-20
- 復旦起草《大學章程》引熱議 “立憲”治校路有多遠 2011-01-05
- 高教改革必須跨過三道坎 2011-08-15
- 南方科大,激起一朵高教改革的絢麗“浪花” 2011-03-01
- 從南科大看中國高教改革未來 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