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請—考核”制
2013-05-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要公平,也要效率
公平與效率是任何一項教育改革都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如何取得二者的最大統一,也是許多教育改革踐行者努力的方向。
先說公平。取消以往的剛性考試制度,賦予學校和導師以充分的自主權,是否會帶來人情關系的干擾和學術腐敗的可能?這是試點之初,許多高校招生負責人最擔心的問題,同樣也是令許多考生與家長擔憂的問題。“不考試就等于給予腐敗以可能嗎?”在進行“申請—考核”制試點之初,許多高校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仔細論證。以中國農業大學為例,一年試行過程中,就因為制度設計的周密和嚴格的監督,在招生公平方面,未收到一例投訴。
“為什么許多試點高校還在綜合考核的過程中保留筆試的環節,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考察的科學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筆試’成為阻隔人情的一道墻,導師避免為人情債所傷的‘保護傘’。”某高校研究生招生負責人透露。
當然,如何通過完善的制度設計,最大程度地體現導師的自主權,強調導師直接參與到招生選拔過程中,同時避免導師一票制,和一切有可能影響到招生的其他因素,仍是試點高校未來探索的重點。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認為,“主觀并不等于腐敗。在通過體制避免人情干擾之外,我們也要相信,每位導師都希望招到最好的學生,導師自己一定不愿意拿博士招生來交換人情。因為現在的許多制度設計決定了,博士生培養的3到4年的時間內,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從學術培養質量到學術道德的監督,學生的培養情況與導師個人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在進行周密制度設計的同時,公眾也要對導師給予充分的信任。”
再說說效率。記者了解到,許多高校在進行博士生“申請—考核”制的嘗試時,都對如何將最具有創新潛質的人才選拔出來進行了充分的設計。比如中國農業大學對一些申請者的考核,就要求他們到相關實驗室工作一段時間,在實踐中進行綜合考核。
當然,如何實現選拔效率的最大化,到現在為止,仍有一些問題還處于爭議當中。比如,英語在考核中所占的權重,筆試和面試分別所占的比重,推薦信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被參考等等。而正是由于一些問題仍在探索過程中,所以使得一些高校僅在相對容易量化評價的理工學科進行試點,而暫緩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科內的試點。
公平和效率,必須統籌考量。瞿振元認為,“博士生選拔制度要堅持的原則是公平的前提下,效率優先。公平必須要講,但是博士生的選拔是一種競爭式的選拔,競爭下的公平不同于義務階段普惠性的公平,要講求規則與程序。如何最大程度地實現選拔人才的效率,才是對國家最為負責的態度。”
柯炳生指出,“無論是參考國際經驗,還是從改善目前國內博士生招生效果的角度考量,博士生申請—選拔制,都是大勢所趨。期盼能有一個良好的改革空間,期盼多一些人能達成共識。”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南科大郭旭崗教授/孫維朋博士 Angew:基于簡單的醌式聚合物半導體具有可調的極性和高的n型熱電性能 2025-05-01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
- 廈大陳洪敏教授課題組2022年招收申請考核制博士生及博士后各3-5名 2021-11-30
- 各高校啟動博士研究生招生,部分院系已取消統一考試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