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聚合物刷可控制備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3-08-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表/界面材料課題組與荷蘭內梅亨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在聚合物刷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工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Angew. Chem. Int. Ed.(2013,DOI:10.1002 /anie.201304449)和Adv. Mater.,(2013, 25, 3343-3350)。
用表面引發聚合制備結構和成分可控的刷型軟物質界面,在潤滑、防污、表面性質調控等領域有重要研究價值。
表面引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ATRP)是在基底表面構筑刷型軟物質界面的主要方法,但是仍然面臨突出問題:反應需要惰性氣體保護、大量單體溶液浪費以及聚合物鏈增長的可控性較差等。研究人員利用活潑金屬如Al,Zn等在聯吡啶的存在下將Cu(II) 連續不斷還原為Cu(I),利用“三明治”結構聚合裝置實現微量溶液的聚合,改變金屬的形狀和傾斜角度即可制備多種梯度或織構化聚合物刷,可以簡單一步實現在同一個基底上接枝多種聚合物刷(Angew. Chem. Int. Ed. 2013,DOI:10.1002/anie.201304449)。文章得到審稿專家的高度評價,該文章被評為Angew. Chem. Int. Ed.的熱點文章和內封面文章。
利用類似原理,該課題組還發展了光誘導的表面引發ATRP聚合新方法。TiO2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半導體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能產生電子和空穴,該課題組利用激發的電子將空氣中穩定存在的Cu(II)/L還原為Cu(I)/L進而催化自由基聚合,實現多種單體的接枝聚合和聚合物刷的可控制備,并在TiO2納米線、納米管表面實現自催化原位表面引發聚合,該工作發表在ACS Macro Lett.,(2013,2,592-596),為7月份該雜志閱讀量最多的前5篇論文之一。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面上項目(項目資助號:21125316, 51171202),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和科技部973項目的支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西工大于海東/梁飛、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Matter:摩擦電貼片通過銅死亡抑制術后黑色素瘤復發 2025-04-15
- 中科院化學所賈迪課題組 Nat. Commun.:利用光散射量化復雜凝膠體系中動態弱鍵的強度及物理交聯點密度 2025-04-08
- 蘭大卜偉鋒/蘭州化物所蔡美榮、周峰 ACS AMI:聚合物動態共價油凝膠原位剝離MoS?納米片及其增強的潤滑性能 2025-04-08
- 大連化物所卿光焱團隊《ACS Nano》:突破性“限域自組裝”技術打造智能響應纖維素光子細絲 2025-02-14
- 大連化物所卿光焱/武漢紡大張福生 Mater. Today:高度耐用的纖維素光子水凝膠具有可重構性和機械變色性 2025-02-06
- 四川大學王云兵/傅代華團隊 ACS Nano:開發原位釋放H2S支架涂層 - 顯著提升血管修復效果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