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已成為全球范圍導致死亡的首要因素,據估計,到2030年全球約有2100多萬人罹患癌癥。目前,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已被投入到癌癥診斷和治療的研究中。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基因治療、放療、免疫治療、光治療、栓塞治療等多種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癌癥的臨床治療。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藥品名,Abraxane)等藥物的臨床應用證明了納米醫學作為新興的診斷和治療機制,可實現癌癥更為高效的治療,能提高臨床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利用有機化合物、蛋白質、脂質、聚合物、無機納米材料等不同生物相容性材料可制備和靈活設計出多功能高性能的納米粒,從而滿足腫瘤特異性成像和靶向給藥要求。
近期,該領域著名專家Sci. China Chem.副主編趙宇亮院士、譚蔚泓院士、顧問編委張希院士以及陳華兵、谷戰軍、陳春英、陳學思、陳小元、丁寶全、蔣錫群、劉剛、劉莊、聶廣軍、龐代文、申有青、田華雨、王浩、許華平、楊祥良、張先正教授等共同撰寫了綜述文章”Precise Nanomedicine for intelligent therapy for cancer”,詳細總結了腫瘤納米藥物,特別是精準癌癥治療納米藥物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圖1),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圖1 智能納米藥物的診斷與治療應用。
該綜述主要內容包括(圖2):
1. 引言
2. 腫瘤納米醫學的新策略
2.1 用于腫瘤監禁的釓基富勒醇納米粒
2.2 超分子化療
2.3 腫瘤靶向治療的納米機器人
2.4 用于放化療協同治療的ROS響應性納米粒
2.5 活體自組裝納米結構
2.6 用于腫瘤診療的蛋白納米反應器
3. 用于腫瘤診斷及成像的納米粒研究進展
3.1 用于腫瘤檢測的核酸納米結構
3.2 高對比度的腫瘤熒光成像探針
3.3 用于腫瘤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納米粒
3.4 用于腫瘤醫學檢測的量子點
4. 用于腫瘤智能治療的納米粒研究進展
4.1 用于基因治療的陽離子納米載體
4.2 腫瘤靶向性的聚合物納米粒
4.3 腫瘤光治療納米粒
4.4 用于腫瘤治療的上轉換納米粒
4.5 用于腫瘤免疫治療的納米粒
4.6 用于腫瘤介入治療的納米粒
5. 腫瘤納米藥物的納米毒理學研究進展
5.1 納米藥物的安全性評價和風險評估
5.2 納米毒理學機制
5.3 個性化蛋白冠及治療效果
5.4 納米粒的細胞攝取和生物轉化評價新方法
6. 總結與展望
圖2 綜述的重點內容。
該綜述近期發表于Sci. China Chem.第12期,陳華兵和谷戰軍教授為第一作者,譚蔚泓院士、張希院士和趙宇亮院士為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7/s11426-018-9397-5
下載:論文
- 天工大高輝/馬飛賀/余云健 Small:疏水標簽/低溫光熱協同增強腫瘤治療 2025-07-11
- 蘇大鐘志遠/鄧超、蘇大附一院朱曉黎 Nat. Commun.:腫瘤血管適應性、粘附性和可吸收性微球用于可持續的經動脈化學栓塞治療 2025-07-09
- 常州大學王建浩教授團隊《Acta Biomater.》:藥物儲庫型聚合物納米膠束用于腫瘤長效治療的研究成果 2025-07-08
- 中科大王育才/蔣為團隊 Nat. Biomed. Eng.: 利用一氧化氮(NO)突破腫瘤血管基底膜屏障,增強納米藥物瘤內遞送 2025-05-03
- 川大李旭東/陳君澤、港城大譚超良團隊 Adv. Mater.: 多酚-氨基酸縮合物庫用于超高載藥量納米藥物的高通量連續流生產 2025-02-12
- 天工大高輝/李曉暉團隊 Acta Biomater.:二甲雙胍多功能納米藥物克服具核梭桿菌介導的結直腸癌化療耐藥與免疫抑制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