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任露泉院士團隊4D打印出可同時變形變色的仿生章魚
2019-07-0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6月28日,國際著名刊物《自然》在研究亮點欄目發表文章,報道了吉林大學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聯合研究成果——仿生變形變色雙響應4D打印。
2013年麻省理工學院提出了4D打印概念,即3D打印的結構能夠在外部條件改變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形狀能夠產生可編程的變化。4D打印概念提出后,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隨即成為研究熱點。然而,4D打印到目前仍然局限于形狀、結構等幾何特征的變化。
吉林大學王京春教授、劉慶萍研究員、任雷教授(曼徹斯特大學)及其團隊成員基于生物因應環境改變自身形狀和色彩的行為,提出了可以同時改變形狀和顏色的仿生變形變色雙響應4D打印原理,運用形狀記憶聚合物和感溫變色材料,制備了可以變形變色的3D打印材料,開發了控形控性仿生3D打印技術,進而通過有效控制工藝參數和外激勵條件,智能協調變形變色行為,實現了仿生可編程變形變色雙響應4D打印。
運用這種技術,4D打印了可同時變形變色的仿生章魚和仿生花朵。雙響應4D打印的章魚觸須可以在溫度變化時,以不同的速度伸展,并產生協調的顏色變化。4D打印的雙響應仿生花朵可以在外界溫度變化時開花、變色。
仿生變形變色雙響應4D打印,拓展了4D打印的內涵,有助于深化對仿生4D打印的認知,將助力人們運用仿生4D原理與技術,開拓增材制造更廣闊的天地。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華東理工馬驤教授團隊 Nat. Commun.:光固化及4D打印過程室溫磷光可視化 2025-05-08
- 港科大(廣州)岳亮課題組誠招博士生 - 高分子、力學、材料、機械、物理(2025年秋季、2026年春季入學) 2025-03-08
- 南洋理工大學周琨教授團隊 MSER:混合4D打印柔性多功能復合材料 2024-12-10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李繼遙教授、楊佼佼副研究員 CEJ:具有雙向錨定功能的仿生濕粘牙齒創可貼促進牙本質再礦化 2025-05-12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浙大潘鵬舉/余承濤團隊 Adv. Mater.:基于聚合物熔融-重結晶構筑自硬化形狀記憶材料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