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目前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性療法、化學療法等手段。迄今為止,化療和放射治療仍然是癌癥治療的主要方式,然而,反復多次的治療容易產生耐藥性。為提高腫瘤治療的療效,癌癥治療已經從單一治療逐漸向聯合治療發展,力求達到 “1+1>2”的治療效果。然而,聯合療法嚴重的副作用極大地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廣泛應用,如多藥耐藥性、低效攝取或非特異性分布等。因此,不斷提高癌癥治療水平,合理設計開發高效低毒的放化療增敏劑具有重大意義。
圖1. PtN4C-SAzyme用于放化療協同治療示意圖
一、PtN4C-SAzyme前藥的構建和表征
圖2. PtN4C-SAzyme的結構表征
二、PtN4C-SAzyme前藥的類酶催化活性檢測及DFT模擬計算
圖3. PtN4C-SAzyme的多樣化類酶活性檢測
三、PtN4C-SAzyme前藥在細胞層次上的協同抗腫瘤效果評估
圖4. PtN4C-SAzyme的多樣化類酶活性檢測
四、PtN4C-SAzyme前藥在活體層次上的抗腫瘤效果及生物安全性評估
圖5. PtN4C-SAzyme體內抗腫瘤研究
五、總結
參考文獻:Qiqi Xu, Yuetong Zhang, Zulu Yang, Guohui Jiang, Mingzhu Lv, Huan Wang, Chenghui Liu, Jiani Xie, Chengyan Wang, Kun Guo, Zhanjun Gu, Yuan Yo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activated single-atom platinum nanozyme with H2O2 self-supplement and O2-evolving for tumor-specific cascade catalysis chemodynamic and chemoradiotherapy. Theranostics. 2022. 12 (11): 5155-5171.
原文鏈接:https://www.thno.org/v12p5155.htm
作者簡介:
雍媛,現為西南民族大學化學與環境保護工程學院教師。博士,副研究員,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講無機化學、材料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等課程。在ACS NANO、NPG Asia Materials、Theranostic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Nanoscale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研究成果引起廣泛關注,SCI引用超900次,4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并被選為封面文章和作為研究亮點被 X-MOL等科技網站進行報道。
- 四川大學袁勇教授和高會樂教授課題組 Small:構建酸響應可聚集金納米粒用于食管癌放療增敏和放化療協同治療 2022-03-11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維生素C變身抗腫瘤“特洛伊木馬”!中科大李敏/王育才團隊 ACS Nano:揭秘VC如何“里應外合”擊潰腫瘤防線 2025-03-29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沈明武研究員團隊 AFM: 雙驅動納米馬達用于高效腫瘤光熱治療及治療后炎癥緩解 2025-03-17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馬小軍/東華大學何創龍 Bioact. Mater.:TME響應復合水凝膠靶向抑制MYC驅動型骨肉瘤生長與轉移 2025-01-17
- 四川大學李旭東教授團隊 ACS AMI:微環境響應型茶多酚-姜黃素顆粒穩定的多功能Pickering乳液用于感染傷口的愈合 2024-09-02
- 暨南大學戴箭課題組 Adv. Funct. Mater.:溶瘤病毒樣納米顆粒用于腫瘤特異性基因遞送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