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創新教育不能僅限于優秀學生
2009-05-26 來源:科學網
《科學時報》:華中科技大學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在全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于以后的發展,學校有無具體的更進一步的規劃?
李培根:我校的辦學目標是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辦學定位是“研究型、綜合性、開放式”,努力實現“一流教學、一流本科”以及學研產協調發展的辦學特色。并為此制定了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和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
我想從三個方面來梳理。
首先,要再規劃我校的發展戰略問題。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對我校發展定位、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等進行再學習、再討論、再規劃,著力思考建設什么樣的華中科技大學,怎樣建設這樣的大學等宏觀戰略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華中科技大學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2009—2020)》。
第二,要理清問題、化解矛盾。我們國家、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乃至我校經過數十年快速、跨越式發展,目前正處于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個階段,既是一個戰略機遇期,也是一個矛盾凸顯期。就我校發展來講,我們希望在可預見的將來成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在這個進程中,首先要把我校現存的矛盾、制約發展的問題理清楚,并在此基礎上認真地分析問題、化解矛盾。只有這樣,才能使我校更好更快地行進在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大道上。
第三,要確立一個長遠發展的標桿。無論是治學還是立事,一定要樹立高遠的標桿,追求卓越,并為之努力奮斗,才有可能實現目標,或給人意外之喜。我校老領導朱九思同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把MIT作為我校奮斗的一個標桿。盡管我校今天和MIT比較起來似乎依然遙不可及,但是當年朱九思同志把它作為一個標桿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這個標桿及隨之實施的一系列教育改革與創新,帶來了我校的跨越式發展和綜合實力的騰飛。今天,我校的發展要樹立一個什么樣的標桿?我校能否還把MIT作為一個長遠的標桿?我校各院系應樹立什么樣的標桿?這些,我們都正在借助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開展深度的調查研究、檢查分析、整改落實。總的要求就是:要站得高,要有大視野,要有一個長遠的考慮。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華中科技大學趙強教授課題組《Nat. Commun.》:仿生聚電解質雙水相體系的液體雕塑與固化 2023-04-30
- 華中科技大學王艷教授團隊《Adv. Funct. Mater.》:基于硼酸酯pH響應性的可再生抗菌納濾分離膜 2023-03-28
- 華中科技大學解孝林/王勇團隊《Nat. Commun.》:超支化聚合物的光控可切換聚合新策略 2023-03-25
- 教育部擬出臺措施力促高校創新教育 2011-09-29